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煤炭行业 >> 欧洲:为什么煤炭难以退出
 
欧洲:为什么煤炭难以退出
来源: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 作者:中国煤经会 时间:2025/9/17 
据布鲁塞尔时报(The Brussels Times)9月12日发表的题为 “Why Won't Coal Just Die”的文章表示,“为什么煤炭就是不会消亡呢。”

文章写道,廉价且丰富的煤炭电力帮助建立了现代文明,尤其是在欧洲。对此毫无疑问。过去不得不靠烛光做饭,或靠难以控制的火供数百万人取暖,他们的生活也因这种黑色物质而得到了良好改善。

这绝不是对过去时代的怀旧。这位专栏作家的家族来自英国威尔士产煤地区,那里生活艰难,煤炭生产严重限制了人们的生活。其带来的好处也大多被其他地方享受。

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在20世纪初,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选择,没有人真正了解温室气体排放对世界的影响,而且良好的工作条件的价值也并非优先考虑的事情。

现在是2025年,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好了。替代能源的生产方式不再是理论上的,它们已经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以比煤炭更低的财务投入和社会成本产生电力。

许多国家已经用其他能源替代了煤炭使用。去年这个时候,英国关闭了最后一座燃煤发电厂,在建设足够的海上风电和太阳能后,确保了电力供应。

其他欧洲国家很快也会效仿。法国、意大利、丹麦、希腊和西班牙都计划在2030年前关闭他们的煤炭燃烧设备。

然而,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却还将不得不依赖煤炭一直到2038年。德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与这一退煤截止日期作斗争,并且不得不与能源公司达成巨额补偿协议,因为这些公司的投资将在煤炭逐步淘汰过程中被灭损。

根据大多数气候组织和最新的全球变暖预测,2038年的目标与政策制定者实际需要的相比,时间显得过于遥远。但相反,柏林则还可能会考虑进一步推迟这一目标时间。

这是因为德国计划花费数十亿欧元新建天然气发电厂,以取代煤炭。核能于2023年关闭,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已经取得进展,但速度还不够快。

这就是为什么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建议,2038年的日期可能会被推迟,直到天然气电厂上线发挥作用。

德国政府将发布一份关于电网连接状态的报告。这已经成为一个瓶颈,清洁能源开发商们正努力应对,甚至可能导致项目暂停,直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

波兰的故事与这很相似,波兰是少数几个计划比德国更晚退出煤炭的欧洲国家之一。在那里,可再生能源受欢迎,但一些重大障碍可能会阻止煤炭在本世纪中叶之前被淘汰。不用多说,要到本世纪中叶这也有些太晚了。

波罗的海地区的海上风电场正在形成,但这需要时间,目前全球市场状况并不理想。因此,陆上风电被视为电网脱碳的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但是波兰的新总统,一个怀疑气候变化的人,否决了一项政府法案。该法案旨在改革该国过于严格的土地规划规则,这些规则阻止了风力涡轮机在该国大部分地区建设。

波兰政府是否能够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还是仅仅需要依赖海上风电、太阳能和潜在的核能来承担重任,还有待观察。

在目前的轨迹下,由于对输电塔、电缆和变压器的投资不足,德国可能会继续依赖煤炭。这似乎是一个糟糕的长期投资,但目前在政治上是可以接受的。

与此同时,波兰希望摆脱煤炭,但在政治上再次阻碍了从经济和社会角度来看应为合理的做法。

因此,除非这两个国家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否则煤炭在欧洲还会存在一段时间。考虑到他们对邻国政策的影响,其他本应淘汰煤炭的国家也可能选择拖延时间。如果不加注意,煤炭再次蔓延开来,可能会成为真正的气候杀手。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港口动力煤价格本轮上涨空间较小
下一条: 8月份印尼动力煤出口同比增加1.8%、环比增长6%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