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特别报道 >> “新疆三峡”的“核”心匠造
|
|
“新疆三峡”的“核”心匠造 |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记者 徐建华 时间:2025/10/17 |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河山区干流河段上,目前新疆最大的水利工程、一座被誉为“新疆三峡”的超级工程——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巍然矗立。它因164.8米高的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堆石坝成为软基上建成的世界第一高坝,让千年“水患”变成“水利”,成为可控的水资源与发展支撑,铸就水利工程的质量新标杆。
防洪质量标准取得历史性突破
曾几何时,叶尔羌河如同脱缰野马般奔腾而过,每年汛期都让下游百姓提心吊胆。“当年一到汛期,全村人都要防洪抗灾,可很多房子都被淹没了。”说起过去,新疆阿克陶县原库斯拉甫乡居民布萨热木·吐尔逊记忆犹新。她所在的村庄紧邻叶尔羌河,汛期洪水频发,生活生产几乎年年受到威胁。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的意义,首先在于治水。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介绍说:“叶尔羌河年均径流量约65亿立方米,其中6—9月融雪期占70%,其余8个月仅占30%。这种极不均衡的水文特性,使调蓄洪水的工作尤为艰巨。”
为此,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以增加调蓄能力、完善泄洪与运行管理体系为手段,实现了防洪标准的历史性跃升:下游一般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从2.5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重点防洪保护对象的标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这样一来,年均减少防洪投入约1000万人次,减轻了人民群众沉重的防洪负担。
高质量的防洪标准终结了水患,让科学调蓄的叶尔羌河发挥了稳定的灌溉作用。“对于新疆来说,良水越多,良田就越多。”孟涛笑着说。工程运行后,叶尔羌河灌区灌溉保证率由不足50%提升至75%,灌溉面积由初设的43.43万公顷扩大到近70万公顷,促进了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彻底解决了灌区“春旱、夏涝、秋缺、冬枯”问题,为棉花等特色农产品(8.540, 0.00, 0.00%)的种植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创新工艺解决世界级质量难题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面临“三高一深”的严峻挑战。大坝建在94米深的河床覆盖层上,坝体与覆盖层总高度达258.8米,如何控制坝体变形、防止渗漏,成为工程的首要难题。右岸600~800米高边坡危岩体治理难度罕见,对岩体稳定性要求极高。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工程按9度设防,抗震标准严苛。
质量是重大工程的生命线。为赋予阿尔塔什水利枢纽百年安全保障,中核集团阿尔塔什水利枢纽项目建设团队制定了多项创新技术方案。在高边坡治理方面,工程采用长达45米的锚索、钢筋桩等将危岩体“钉”稳在山体,消除巨石坠落风险。为降低高坝渗漏风险,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并创新性地在面板上使用聚脲材料进行密封处理,显著提升了耐久性。
为解决高地震烈度的威胁,中核集团阿尔塔什水利枢纽项目建设团队更是树立了工程史上一个“自我加压”的典范。大坝闸室等建筑已按原国家标准施工后,新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 51247—2018)颁布实施,提出更高的抗震要求。经复核,原有设计已无法满足新规中“100年超越概率0.02”的极高标准。尽管工程本身符合旧规,但建设团队毅然决定“主动升级”,对已施工部分采用粘滞阻尼器等进行抗震加固。这一决策虽然增加了成本和工期,却将工程的安全性提升到超预期的高度,彻底消除潜在风险。“我们对施工材料是否合格、产品质量是否达标、设备安装是否符合精品工程要求——每一步都要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都要经得起检验、核查。”孟涛说。
通过这一系列敢于直面挑战,甚至主动“找麻烦”的技术攻坚,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有效化解了潜在安全隐患,并形成一套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与高标准要求的完整技术和管理体系,为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树立了新的质量典范。
科技赋能高精度数据质量监测
在坝体填筑施工中,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把数据化、精细化管理延伸到每一道工序。
为了确保基础压实度的均匀达标,避免出现碾压不到位的薄弱点,建设团队采用基于北斗导航的智能碾压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追踪每一台碾压设备的行进轨迹、碾压遍数和振动状态,并将近两亿条数据呈现在数字大坝平台上,实现对碾压质量的全过程管控。与过去依赖工作人员经验判断不同,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施工更多是“靠数据说话、靠模型决策”,既提升了效率,也提高了质量可控性、可靠性。
此外,工程期间共布设约1309套监测仪器,构建了包括沉降、位移、渗流、应力等在内的多要素监测网络。监测系统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实现深度融合。
创新的科技攻关与严谨的质量管理获得了业界认可。该工程累计获得50余项专利,荣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项,成为行业内的重要示范工程。
与此同时,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年均输送清洁电力22.3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88.31万吨,减少烟尘排放17.53万吨。作为南疆电网的重要支点,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显著缓解了南疆4地州电力短缺问题,改善了能源结构,为推进“水、光、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和打造千万千瓦级绿色能源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治水愿景到坚实工程,从技术攻关到智能监测,10余年建设,阿尔塔什水利枢纽从蓝图到实景始终承载着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今天的叶尔羌河静静流淌,广袤农田得到精准灌溉,清洁电力点亮千家万户,在天山脚下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 |
责任编辑:myadmin |
上一条:
|
下一条:
泰安市打造“储能之都”新名片 千万千瓦级“超级充电宝”集群崛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