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钟宝申:锻造光伏产业链韧性,双轮驱动方能行稳致远
 
钟宝申:锻造光伏产业链韧性,双轮驱动方能行稳致远
来源:隆基绿能 时间:2025/11/7 
11月3日,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重点产业的央企、民企及外资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本届论坛平行论坛由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指导、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以“共建开放包容 充满韧性的中国产业链”为主题,聚焦能源产业链韧性建设、绿色转型与开放合作等议题。作为光伏行业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总经理钟宝申受邀出席平行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钟宝申表示,光伏行业正经历从规模化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唯有坚持技术创新与开放共赢的双轮驱动,才能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

01 回归本质,以技术创新穿越周期

“在产业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总会面临路线选择。”钟宝申回顾了隆基的发展历程,“2004年,当大多数企业选择多晶硅路线时,隆基顶着压力选择了单晶路线。这不是盲目冒险,而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深入思考——光伏的本质是降低度电成本。”

这一选择让隆基在技术创新路上坚定前行。从RCZ技术、金刚线切割到PERC技术,以关键性技术为行业降本,引领行业革新。面对新的行业周期,隆基选择BC技术路线,隆基相信唯有技术革新为引领,行业必然会向着良性、韧性发展。

02 全产业链优势,中国光伏韧性的底气所在

“中国光伏产业经过二十年发展,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体系。”钟宝申指出,从硅料、硅片到电池片、组件,中国在全球各环节的市场份额均超过80%,这种全产业链优势是中国光伏韧性的基石。

经欧洲太阳能测试机构(ESTI)认证,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同时,BC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此前已打破海外36年尘封垄断,再度改写晶硅组件效率天花板。中国光伏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实现了惊人的技术迭代速度,这是中国光伏韧性的聚能引擎。

2025年,中国预计将贡献全球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的55%,为产业链提供了稳定的“压舱石”。正是这种“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的双重保障,让中国光伏产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韧性。

03 开放共赢,构建产业协同生态

光伏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隆基与国家能源集团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证。

自2021年起,隆基绿能与国家能源集团累计签约25GW,不仅在项目合作上取得实效,更在技术创新上深度协同。国能锦界公司的神府百万光伏基地项目率先应用了隆基BC二代技术Hi-MO 9组件、隆基与国能创新研发的“组件支架一体化”,借鉴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智慧,有效解决了沉降区安装难题。

钟宝申强调,央企搭建宏大的合作舞台,民企提供最先进的技术与产品,共同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这种 “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的模式,推动了整体技术水平的跃升。

04 双轮驱动,奔赴绿色未来

展望未来,钟宝申认为,光伏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全球能源转型浪潮才刚刚开始,光伏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凸显。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技术创新与开放共赢的双轮驱动,以互利共赢引领前行,为加速能源革命贡献更坚实的隆基力量。”

在全球能源变革的大时代中,中国光伏产业正凭借技术创新的硬实力与开放合作的软实力,书写着从追赶到引领的产业传奇。“十五五”期间,中国能源产业链将沿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纵深发展,在开放合作中提升韧性,在创新驱动中优化布局,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也为全球能源转型升级贡献中国智慧。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国家能源局:鼓励土地、电网条件良好的产煤区,建设大型光伏基地
下一条: 业界:多方协同创新 推动绿色氢氨醇产业发展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