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油气行业 >> 冲刺4000万!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累产再获新突破
 
冲刺4000万!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累产再获新突破
来源:中国海油 时间:2025/11/28 
11月25日,渤中19-6凝析气田CEPA平台C10H井日产气达20万立方米,再创气田单井日产新高。包括该井在内气田日产10万立方米的气井占总开发井数的比例已超过30%,作为我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累产天然气已突破20亿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渤中19-6凝析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气田产量的持续攀升,得益于科学的开发理念、高效的协同体系和精益的生产实践。

有限天津分公司秉持“整体部署、分步实施、试验先行”的开发理念,采用“油气并举、评价开发协同”的开发模式。

开发超大规模气田,将储量快速“变现”产量,高效协同是关键。为突破“钻井快、配套慢”的“钻采不同步”瓶颈,有限天津分公司渤西作业公司构建全流程协同机制,依托采气树三维模型,提前完成约85%管汇组件工厂化加工;通过三级管控体系推进工程作业和气井生产有效衔接;运用三维联动机制推动井上工程建设;坚持“一井一策”,动态优化生产方案。

气田投产以来,气井完井即投产达成率保持100%,构建起可复制的标准化协同作业体系。

开发超大规模气田,要有“烹小鲜”的精细。通过聚焦全产业链资源循环与流程优化,气田创新应用“一井多用”资源整合模式,对6口低产气井实施技术改造,使其转为间歇注气井,在为地层补充能量的同时实现定期放喷生产。这一举措有效盘活“闲置”资源,实现增气又增油。

渤中19-6凝析气田采用一座中心平台联动多座平台的油气集群生产模式。中心平台可实现对所有平台的集中监控与远程操作。在全域控制体系建成后,技术人员以精益管理为导向,开发气井自动倒井计量系统,实现生产参数实时采集与智能分析,持续加快建设“跨平台协同+精准调控”的智能气田。

面对季节性调峰问题,气田采用“循环注气、夏注冬采”智慧保供模式。夏季用气低谷期,平台将部分开采天然气深度处理为干气,经高压注气平台增压回注地层,减少天然气放空、提升储量利用率。冬季用气高峰期,平台利用“地下储气库”直接开采高压气藏。该模式不仅提高凝析油采收率,更进一步提高冬季保供响应时效。

今年采暖季以来,渤中19-6凝析气田扛牢保供责任,累计外输天然气超5500万立方米,持续为环渤海地区提供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塔里木轮南油田成为“零碳工厂”标准试点
下一条: 我国首座海上储气库开启本轮采气送暖京津冀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