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油气行业 >> 环境风险累积 石化布局亟需调整
 
环境风险累积 石化布局亟需调整
时间:2010/7/30 
连串的化工石化企业突发性事故,是偶然还是必然?

7月28日晚,洪水将吉林省新亚强化工厂一批装有三甲基一氯硅烷的原料桶冲入松花江中,刺鼻烟雾弥漫。

而在当天上午,1800多公里之外的南京市发生了化工厂爆炸。

12天前,大连市输油管线爆炸,并引发原油泄漏。

15天前,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

近年来各地化工石化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上马,大多布局在江河湖海沿岸、人口稠密城市近郊,其背后风险如何防范?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布局性的环境隐患和结构性的环境风险,将取代个体的污染,成为我国环境安全的头号威胁。”

早在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现环保部副部长)在当年全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大排查行动总结时就已发出警告。

2006年的排查结果显示,总投资约1万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

当时,环保部门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对今后新上的各类大项目推行规划环评,使环境保护提前介入宏观决策,从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从事后补救走向事前预防。

四年过去了,环保部门对化工石化行业的环境风险预言成为今日现实情况的注脚,而加强事前预防的解决方案似乎仍然有待落实。

“看上去是洪水引发的偶然性事件,但其实偶然性当中是有必然性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如此评价吉林化工原料桶被洪水冲入松花江一事。早在此次事件发生之前,涉事企业就已有“环保前科”。

此次流入松花江的7000个化工原料桶来自永吉县经开区内的新亚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吉林众鑫集团两家企业的库房。

早在2006年10月17日,吉林新亚强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就因存在未经审批企业擅自开工建设生产的环境污染隐患且废水超标排放处理,被处以停产治理,补办环评手续。

2009年3月17日,该公司曾发生大火,燃烧物为六甲基二硅氮烷、硫酸、苯等有毒化学物质。事故后企业被责令停产整改。

“紫金矿业不也是存在同样的问题吗?屡被点名,依然不改。而如果当时发生这些事故的时候,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安监部门能引起重视,重点整顿,或许可以避免这些事故发生。”马军表示,目前环境监管力度较小,企业违法成本很低,时有违规企业交罚款了事,“我们现在有监管记录无整改记录”。

“南方有的县有上千上万家化工企业,而一个县里环境监管队伍通常10人左右,多的也就几十个人,要靠这几十人去盯着那些企业显然是不可能的。”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水环境部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政府说要加强环境监管,但是到了基层落实难度很大。

马军认为,现在企业信息披露上对环保这块没有清晰要求,公众很难对企业进行监督,这也使得企业环保安全管理埋下隐患。而在国外,向环境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都需要定期向社会公布排放数据。

“我们需要引入社会监督,而不是单靠政府。”马军说,现在企业环境评估大多交给环评公司或者环境研究机构来做,很容易流于形式。而在国外,环评不只是一个技术过程,也是一个各方利益平衡的过程,所有利益可能受到影响的群体都会参与听证会讨论,如果没有这个公共参与的程序,环评结果无效。

“我最忧虑的是现在重大环境风险还在进一步累积,‘定时炸弹’一样的风险源仍然存在。”马军叹息说。

“我们在做工业布局规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当地的环境容量。但是现在实际当中已经远远突破了环境容量。”马军说。

2010年2月10日环保部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显示2007年我国COD(水污染指数:化学需氧量)的普查数据是3028.96万吨,而据环境规划部门的研究,全国地表水COD的环境容量为740万吨。2007年实际排放的COD是环境容量的四倍以上,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排放量上。

马军认为,中国现在处于高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化工石化行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新的项目仍在快速上马,环境容量一再突破带来的是风险的不断累积。

据环保部内部人士介绍,目前环保部已经考虑到要对高污染高风险企业工业布局进行调整,将来的趋势将是远离城市建设工业园区,进行集中式布局,对于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搬迁。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美国调查BP股票是否存在内幕交易
下一条: 京沪等多地柴油供应紧张 部分地区批零倒挂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