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低碳经济新的挑战与机遇
 
低碳经济新的挑战与机遇
时间:2008/5/14 

  低碳经济,一个继知识经济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学名词,正在全球悄然流传。

   当人类从获取工业文明最新物质、又遭受工业污染之祸中幡然醒悟,走上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漫漫之路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已经被公认为是一条绝路,珍惜生态环境,杜绝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有害物的排放,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日趋成为自觉行动。

   然而,我们对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如果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仍重复先排放、后治理的同样道路,一旦碳排放也列入约束指标,加以量化考核,那么,为此进行的治理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低碳经济已经不是工业化国家的理念,我们推进节能减排,就是低碳的重要举措。因为碳排放已经引发并将进一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居住的"地球村"招来巨大的灾难性变故。

   低碳经济,一条未来人类的安全发展之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新挑战、新机遇。

   体验"低碳"理念

   2007年12月6日,一场冠名为"我们能拯救地球吗?"的小型论坛,在环境极为恬静、空气格外清新的香格里拉饭店举办。这场由省经贸委、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联合举办的互动式会议,选在这样一个地点,讨论这样的主题,倒是十分的和谐。

   会上播放了记录片《我们能拯救地球吗?》,这部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影片向人们传递了不少时兴的新名词,如碳足迹、低碳经济等等,对由碳排放引发全球变暖可能导致的最坏状况进行了评估,并指出为拯救地球人类应做出的改变--走低碳之路。会议给每位与会者送了一份礼物,那是一打用废纸制作的铅笔,一块用可降解材料做的绿色卫生围裙和一双可循环用的竹筷子,都是生活中减少碳足迹的方法,这些细节都透出主办方的绿色环保理念。据悉,这一活动由英方出资,由英方主动向我省政府外办提出的。举办当日从英国驻上海领事馆专程赶来了一批人搞会务,其中有总领事艾琳女士和BBC的制片总监,这或许是一种宣传保护地球的国家行为吧。

   而此时,一场有关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峰会正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减排责任进行着针锋相对的对话,其间更有精彩的唇枪舌战。中心点就是2012年以后,全球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任务应怎么分摊。其中要求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任务的压力正日趋增强。

   这种压力与我们今天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恰巧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低碳经济或是今后我们发展的重要挑战和机遇。

   作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浙江省,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着眼未来的考量,就要以关注碳足迹或是低碳经济的理念进行未雨绸缪式的谋划,把低碳经济的挑战与机遇,融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临沭循环经济成节能减排主旋律
下一条: 山东蓬莱10余家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