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2月份印染行业经济运行整体趋缓,亏损面大,亏损总额加大。
经济运行整体趋缓
产量、产值增速减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1~2月份,印染布产量24.92亿米,同比增长3.34%,增速减缓4.47个百分点;销售产值255.98亿元,同比增长11.03%,增速减缓4.46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7.72%,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
各项费用支出大幅增加 今年头两个月,规模以上印染企业营业费用同比增长8.59%,增幅上升16.3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同比增长18.57%,增幅上升5.12个百分点;利息支出同比大幅增加35.41%,增幅上升3.87个百分点。
亏损面大,流动资产增速减缓 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27.22%,同比持平,但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增加41.08%,增幅大幅上升34.02个百分点。
利润大幅回落,盈利能力降低 今年头两个月,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利润总额为6.41亿元,同比增加9.31%,增幅大幅回落26.43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2.59%,比2007年的3.50%减少近1个百分点。
出口小幅增长,进口进一步减少 头两个月印染六大类产品进出口总额20.89亿美元,同比增长5.61%;贸易顺差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
1~2月份印染六大类产品出口数量17.68亿米,同比增长1.26%;出口金额为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7.86%;出口平均单价0.93美元/米,同比增长5.68%。印染六大类产品进口数量2.98亿米,同比减少17.73%;进口金额为4.38亿美元,同比减少1.97%;进口平均单价为1.47美元/米,同比增加14.97%。
印染布主要产地产量增幅明显减缓 1~2月份,印染布生产五个主要省份产量占全国比重为88.92%,同比减少0.53个百分点。其中浙江省11.26亿米,占全国产量45.18%,同比增加2.82%;江苏省3.74亿米,同比减少4.34%;山东省2.98亿米,同比增加4.87%;广东省2.34亿米,同比减少3.25%;福建1.84亿米,同比增加28.07%。
印染布主要生产省份中,只有福建省产量增幅较大,浙江省和山东省保持小幅增长,江苏省和广东省则同比分别下降了4.34%和3.25%。
内销比重明显加大 1~2月份出口交货值66.59亿元,同比减少3.26%;内销占销售产值比重73.99%,同比提高5.03个百分点。
主要影响因素
近两年,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有一些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相当突出。
相当部分企业无法承受目前的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接影响了出口型企业的利润,据有关部门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品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将下降1%~4%。
原料成本不断增加,成品价格反而下降 生产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如染化料助剂累计涨幅在30%以上,能源价格上涨幅度也在30%以上,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不敢随意提价,提价就可能丧失订单,出现了生产要素成本增加而产品价格下降的现象。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倒挂使企业无利润甚至亏损,是企业面临的一大困难。
利率提高及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资金链发生困难 国家贷款利率不断升高,企业的贷款成本不断增加,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2008年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相当多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贷款紧张现象,企业的融资困难重重,更加大了行业资金缺口 1~2月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1.17%,同比上升1.5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上升,表明资金周转比较困难。资金困难是目前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环保压力大,治理成本增加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一方面迫使企业淘汰落后工艺,改进生产技术设备,节约能源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印染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节能减排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劳动合同法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工人的权益保护需要企业积极面对并转变观念。
南方雪灾对产能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印染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城市区域规划建设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规定对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保护区和江湖流域保护范围内的印染生产企业进行搬迁或提高排放标准,对印染生产比较集中的地区产生很大影响。
优势企业压力加大 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新形势下,纺织印染企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资源环境的约束、污染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由于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低,很多小企业原本就处于微利或保本状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新增成本无法化解,一些企业发生了亏损,出现减产、停产现象,许多开工的企业也只是勉强维持生产,保证职工的生活。印染布生产主要省份产量增速下滑,有的省份甚至出现负增长就是体现。
面对密集的政策调整和环境变化,印染企业的生存状况非常艰难。产品附加值高、有品牌、产业链比较长的企业面对各种调整承受力要强一些,例如青岛凤凰印染有限公司、常州东高印染有限公司、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在压力下获得生存和发展。
但是众多的中小企业已没有更强的承受力,各种政策的叠加效应使他们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大。由于行业经营困难,企业减少了在印染业的投资,希望转投其他行业,行业外的人更不愿投资印染业,1~2月份印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减少了3.10%。
政策建议
印染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涉及到80多万人的就业,同时,印染行业又是纺织工业完整产业链中的关键行业。印染行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对纺织工业整体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是印染行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印染行业将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产品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目的是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为前提,在当前各项政策对行业发展产生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对政策调整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国际市场仍是纺织品的一个重要市场,建议提高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至少不再下调某些产品的退税率。
第二,在信贷政策上,不要因为环保因素对印染企业一刀切,建议对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好,产品有市场的企业在信贷方面给予倾斜。
第三,对于行业中的一些领军企业,在税收、信贷及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这些企业技术进步和品牌建设,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产业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