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一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节能58万吨
 
一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节能58万吨
时间:2008/5/9 

  今年以来,吉林省工业企业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调整结构,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在保持工业高速增长的前提下,能源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据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统计,今年1-3月份,共完成工业增加值55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3.1%,综合能源消费1165.85万吨(折标准煤,下同),比上年同期增加169.89万吨,增长17.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42吨,比上年同期下降4.91%,节约能源58万吨。 

一、主要特点

 

(一)能耗下降的面较广

 

从工业大类行业看,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所分布的39个工业行业中,仅有其他采矿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4个行业单位产值能耗上升,其余的35个行业单位产值能耗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占89.7%

 

从全省9个市(州)情况看,除通化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有所上升外,其余的8个地区均呈下降趋势。详见下表:

 

全省各地区工业能耗情况

 

 

 

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吨标煤)

  综合能源消费量

  单位工业增加值

20081--3

20071--3

  增长率(%)

  能耗降低率(%)

1165.85

995.96

17.06

4.91

246.04

220.75

11.46

4.08

343.87

306.28

12.27

18.47

105.59

89.60

17.84

12.06

46.51

39.22

18.58

5.81

158.37

112.38

40.92

-0.59

90.63

72.16

25.61

7.85

121.37

106.56

13.90

1.39

11.55

9.53

21.25

3.08

70.43

65.56

7.37

17.53

 

 

(二)高能耗行业能源消费增幅较低

 

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6大高耗能行业看:一季度这6大高耗能产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27.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4.2%,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1.1个百分点,而综合能源消费为800.8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9.2万吨,增长12.5%,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增长幅度低4.6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7.11吨,比上年同期下降9.4%。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15.05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66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9.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202.53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7.02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4.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93.35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6.07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140.29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6.89吨,比上年同期上升1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7.2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77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5.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342.42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1.62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8%

 

由于高能耗行业的增加值增长幅度较高,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幅度相对较低,从而对全省工业节能降耗的拉动作用明显。

 

(三)重点能耗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

 

全省年综合能源消费在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工业企业共有248户,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的90%,是吉林省工业节能降耗的重点。今年以来,吉林省重点能耗企业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切实加强能耗定额管理等基础工作,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据统计,13月份,全省248户重点能耗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88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2%,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基本持平,综合能源消费1055.0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8%,比全省综合能源消费增幅低1.2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1.2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2.4%

 

二、降耗的主要原因

 

(一)工业生产增速较快,结构性影响明显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提速增效”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和工业生产的调度管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工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一些节能重点项目和部分低能耗、高附加值企业的建成投产,对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如:延边大唐珲春发电厂新上两台发电机组,发电效率大幅提高,在产值高速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单位产值能耗大幅度降低。珲春宝力通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电脑、手机等产品,能耗低,产品附加值较高。该企业今年13月份累计实现工业产值3.49亿元,而综合能源消费仅604.3吨,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仅为0.02吨。

 

(二)宏观节能政策的推动,企业节能意识增强

 

随着节能降耗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都相继制定和采取了一些节能政策措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有步骤地关停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及生产线,同时由于政府宏观节能政策的推动,使吉林省工业企业节能意识普遍得到了增强。许多工业企业都将节能降耗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树立科学发展意识,通过采取不断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加大节能技术改造投入、推广节能技术和工艺、采用优质能源和加强能源管理工作等措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在保持工业生产较高速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增长幅度远低于工业产值的增长幅度,能源经济效益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节能意识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增长较快,特别是工业经济增势较猛,但从根本上看,工业经济增长还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较为粗放,尽管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但能源消费增长的代价仍然较大。当前,工业经济增长较快,但对能源消费增长的刚性拉动也较大,节能降耗的压力不容忽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增强能源供需的危机感,切实把节能降耗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的关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经济效益。要加大节能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全民节能意识,杜绝能源使用上的损失浪费现象。

 

(二)积极调整结构,减少能源消耗

 

吉林省工业中重工业比重偏高,轻工业比重较低,工业内部高能耗行业比重也偏高,这些都对吉林省节能降耗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电子技术等低能耗产业,用先进技术和装备逐步改造石化、冶金和建材等高能耗行业,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逐步提高高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要按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要正确处理好调整高能耗行业结构与促进支柱行业发展的关系,大力开发和生产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逐步降低高能耗产品的比重。要通过结构的不断调整逐步把吉林省工业的耗能密集型结构调整成为技术密集、节能型的工业结构。

 

(三)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工业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是当前制约吉林省工业节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计划地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把能耗较高的陈旧设备更新替换下来,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成本,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吉林省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这一历史契机,多方筹集资金,加大节能技术改造步伐。在企业技术改造中要始终把节能降耗作为技术改造的重点来抓,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上。要制定政策支持和鼓励节能技术进步、节能产品的推广和应用,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和高效能源的使用率,要通过节能技术改造不断提高吉林省的能源利用水平,提升能源经济效益。

 

(四)加强能源计量、统计等节能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节能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一些节能措施的实施,多数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重大意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能源管理基础工作得到了改善,节能监测能力得到了提高,但仍有一部分企业节能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能源管理基础工作极为薄弱,更谈不上对能源使用的有效监测。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业企业的能源计量、能源统计监测等能源基础工作,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强化能源管理基础能力建设,使吉林省的工业节能降耗工作进一步深入和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中国塑料协会大力推行绿色塑料理念
下一条: 自主创新 节能减排 和谐发展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