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节能减排和城镇化建设全省行张家口篇:大境门棚户区“变身”仿古街
 
节能减排和城镇化建设全省行张家口篇:大境门棚户区“变身”仿古街
时间:2008/4/21 

   穿过厚重的大境门,狭窄而破旧的街道、低矮的小平房群即刻拥进眼帘。这里是张家口市桥西区棚户区居民最为集中的地方。与承载了厚重历史和文化的大境门一样,这些低矮的小平房同样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少则二三十年,多则数十年,很多居民在这低矮小平房里生活了一代又一代。随着大境门广场的拓宽改造和张家口市城市快速路北环线的建设,这片低矮的小房将永远地成为历史,世代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也将告别棚户,住进明亮的新居。据悉,张家口市区年内将进行4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居民可选择就地安置或者货币补偿。

  ■棚户区居民的高楼向往

  40岁的韩有利对未来的新房子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4月18日,记者走进韩有利的家———大境门脚下西山底7号的小平房。韩家是棚户区内十分普通的小房,与另一户共同住在一个狭小的院子里,面积28平方米的一间半小房住着一家三口。韩有利说,房子很有年头了,他爷爷在张家口时就生活在这里,爷爷后来下乡了,房子转给了别人居住。他长大来张家口后,这个小房子又成为他家的住所,这一住又是几十年。

  “房屋狭小、低矮,自己烧炉子取暖,上厕所去外边的公共厕所,的确很不方便。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是很多居民的梦想。”韩有利说,他在社区工作,妻子在环卫部门上班,两个人的月收入不足2000元,除供孩子上学和生活必需外,每个月都攒不下钱,买房子想都不敢想。政府对大境门广场的扩建和快速路北环线的修建,让他们家人实现了住新房子的愿望。

  目前,韩有利已经和桥西区重点工程指挥部拆迁办公室签订了迁建协议。他准备用旧房置换新住宅,在原地要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继续留在生活了多年的大境门。旧房换取相同面积的新房面积,剩余部分按政府部门规定的限价买下来。也就是说,韩家再交4万多元,就可住上新房。“两居室,集中供暖……”韩有利说起未来的新房子,十分兴奋,“还可以给孩子弄个单独的房间,不管是住,还是学习,都方便。”

  韩有利说出了棚户区居民的心声。这里的房子面积大多是十几平方米到二三十平方米,很多人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憋囚很多年了,渴望住新房,又苦于没钱买。

  ■年内改造40万平方米棚户区

  4月18日下午,张家口市桥西区重点工程指挥部拆迁办公室,多处张贴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办法”十分显眼,办公室里挤满了居民,他们都是来咨询自家房子拆迁后能得到多少补偿、如果买房还要交纳多少钱等,工作人员一笔一笔地给他们计算着。

  50多岁的周女士通过咨询了解到,她家位于西山底的小房,已经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建筑面积13平方米,由于是私产,每平方米再加上40%,共18.2平方米。由于身体患病,打算要货币补偿。拆迁时,她将得到每平方米2400元的拆迁补偿、5000元的拆迁奖励、400元左右的拆迁过渡费和搬迁费用,共计4.9万元左右。

  张家口市桥西区建设局副局长杨子兵介绍说,按照规划,正在建设中的城市快速路北环线,起点为清水河北路,入西太平山隧道,经北环线平门立交桥,至西环线平门立交桥,道路全长2000米,宽40米。涉及拆迁的居民有4562户,总拆迁面积277660平方米,拆除的绝大多数都是棚户区的居民。另外,大境门广场扩建工程也将涉及400多户居民拆迁。大境门广场扩建后,这片棚户区就将被仿古步行街替代。

  张家口市重点工程指挥部副主任王智介绍说,张家口旧城区人口密集,基础配套设相对滞后,居住生活环境差,全市还有十多个这样的棚户区、危旧房屋区域,仅靠生火炉取暖的住户就占到了近60%,2万多户,约8万人,住房条件迫切需要改造。

  据了解,2008年,张家口市将大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大力推行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年内建设廉租住房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30万平方米,并完成4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在逐步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安居问题的同时,改变城市面貌。

  ■张家口“瞄上”生态、宜居

  从2006年起,张家口就开始了清水河改造,目前已完成3公里蓄水绿化工程。穿越城区南北的清水河一度成为污水、臭水沟,现在又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象,吸引了众多市民在这里散步、休闲。张家口将生态、宜居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在城市经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今年,张家口城市建设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年。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投入90多亿元。这些天,张家口市区到处是拆迁、修路的繁忙景象。今年,在去年建设城市快速路、拓宽张宣公路、五一大街综合改造、清水河蓄水等工程的基础上,该市围绕“生态、宜居”,实施修河蓄水、扩城上山、中心南移、工业外迁、增绿添彩、功能完善等措施,强力推进城市建设步伐,全年计划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55亿元。主城区重点实施“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二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建设改造工程。

  让市民深感欣慰的是,政府不仅在修大路、搞大工程,也开始关注城市细节,比如改造32条小街巷就很受欢迎,“那是人们回家的必由之路啊。”

  ◎记者手记

  山城求变

  本报记者刘丽普

  行驶在张家口去年完工的城市快速路(东环路、西环路)上,俯视整个山城发现,这个城市在变,变得开阔了,更有层次了。听人介绍,不管是已经完工的东环、西环路,还是正在修建的北环和南环路,都是利用山城的浅山坡完成的,边修路边绿化,在改善城市交通、扩展城市空间的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环境。“将来,山上可能都会建上漂亮的房子或别墅。”利用城市资源、扩城上山成为张家口发展的思路。

  清水河南北贯穿了张家口这座山城,而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这条季节性的河流中流畅的是污水和臭水。2006年开展了1公里的改造试验工程,2007年又进行了2公里的清淤改造,修建拦水坝进行蓄水。大清河再次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象,让市民流连忘返。城市因为有水而增添了灵性,市民因水也提升了生活的品质。

  今年是张家口市在城市基础建设方面投入最多的一年,郑雪碧市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种种原因,张家口比其他地市晚开放了十多年,他们希望这次通过搞好城市建设来提升城市形象,像大连、青岛、威海一样,通过城市建设、改造和扩建而取得长足的发展。

  古老的山城在变,山城也在努力地谋划更新的发展。

  

  张家口起步中国风电第一市

  本报记者 赵志国

  "坝上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天刮出山子,秋天刮出犁底层。"这是一首流传在张家口坝上地区的一首民谚,千百年来,呼啸而过的大风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是贫瘠和荒凉。然而如今,丰富的风能资源却正在成为一个聚宝盆,国内各大能源集团纷纷在这里投入巨资建设风力发电厂,张家口也由此正在成为一个新能源产业的聚集地,"中国风电第一市"的愿景正在加速到来。

  ■目击:不毛之地上的白色财富

  4月18日,张北县满井风电厂。

  由于地势突然抬高,气流的冲击使得这片横亘在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坝上地区终年笼罩在呼啸的大风中。“因为刮风的原因,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张北县风电办公室的王学斌指着面前沟壑密布的山谷荒地告诉记者,在当地人眼里,坝上的风是一大害。这里的大部分土地都不适宜耕种,即使是一些勉强开垦成农田,也只能是靠天吃饭,每亩地的年收成不超过300元。

  然而,就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一根根白色的风车发电塔却拔地而起,缓慢转动的白色风叶为这片荒凉涂抹上一丝亮色。“这些风叶每转动一圈,就可以发出一千瓦时电。”王学斌向记者介绍说,以前这里由于条件差,根本没有外来企业愿意来这里投资,直到1996年,在世行贷款的援助下,他们才在坝上尝试建起了第一座风力发电设施。但在最初的几年里,这样的试验并没有被大规模地进行商业化运作。

  “在我印象中,坝上地区的风电大规模投资热潮是从2002年开始的。大唐、中节能、华能、中电投这样的国内能源巨头都开始对坝上的风能资源产生兴趣。”到目前为止,在张北县境内已经有10万千瓦的风电设施建成并网发电。如果按每年2500小时的运营时间算,目前每年可以发电2.5亿千瓦时。

  现在,这种风电发展的势头正呈加速之势,“再过两天,我们要在北京举行正式的签约仪式,又有4家国内能源大集团要在张北投资风电项目,总的投资规模可以达到80万千瓦的规模。”据王学斌估计,到2010年,张北县的风力发电项目投入运营的将超过60万千瓦。

  而在整个张家口,按照有关部门的测算,仅坝上地区的风能资源储量可开发的就有700万千瓦,而坝下的崇礼、蔚县和怀来三县的风能储量也有120万千瓦。

  如此巨大的风能储量,一下子使得张家口这个地处内陆的老工业城市受到了众多国内外能源巨头的青睐,张家口也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打造“中国风电第一城”的口号,以前无人问津的风能资源一跃成为财富的聚宝盆。

  ■现状:绿色能源的财富效应

  现在,风力发电的财富效应正逐渐显现出来。

  “我们测算过,每1万千瓦的风电可以为当地提供200万元的税收,今年张北预计财政收入在1.5亿元左右,其中风电项目可以贡献2000万元。但是到了2010年,风电项目的税收将可以超过1亿元,将在张北县的财政收入中真正占到半壁江山。”

  张家口市发改委能源办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风力发电是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的新兴能源,在国内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和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有许多优点,比如同是发电一亿度,风力发电可以比火力发电节省10万吨燃煤,同时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废气排放量20万吨。”此外,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还可以把减排的指标出售给发达国家,仅此每年的收入就在1200万元以上。

  “现在到张家口投资风电的大企业络绎不绝,但对其中一些实力较弱的民营企业我们大多婉言谢绝。”一位当地官员表示,原因是他们担心这些民企承受不了风电开发的风险,“现在风电的上网电价在每千瓦时5毛钱左右,而火电的上网价格则在每千瓦时3毛钱,在价格上风电优势较小,而且风电项目的投资也很巨大,目前只有那些实力雄厚的国有大能源企业能够承担,而国家虽然在产业政策上有一些扶持,但目前赢利普遍还比较困难。”

  虽然面临这些现实障碍,但国内许多能源企业对风电的热情却日益高涨,“风力发电实际上代表了国家产业政策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技术上的成熟和火电成本的提高,风电的前景肯定是一片光明。”基于此,张家口的官员普遍对当地的风电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一旦张家口坝上坝下的风能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张家口将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空中三峡”的称号也由此而生。

  ■展望:“空中三峡”的加速度

  “我们将力争把张家口打造成一个国家级的能源基地,到2010年风电规模将达到300万千瓦,到2015年达到500万千瓦,远期目标则是要达到1000万千瓦的规模。”4月19日,张家口市副市长宋文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风电产业将为张家口带来难得的机遇。

  宋文玲认为,张家口作为北京的上风上水之地,在产业发展方面必须要考虑到北京的环保和环境安全,而风电产业正是这样一个污染少的新兴产业,同时也非常契合张家口目前调整工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要求。到今年年底,张家口市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4.8万千瓦,届时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城市。

  对环境的关注在张家口正在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据记者了解,2007年张家口二级以上天数首度突破300天,对于一个尚未完成工业转型的城市来说,在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影响下,意味着要付出比别的城市更多的努力。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为落实节能减排任务 红梅味精关停两个发酵分厂
下一条: 青海庆华煤化工业园节能减排见成效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