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技术人员称其专利能用太阳能炒菜做饭、储存电能
“现在我们用的煤气灶、煤炉都是开放式加热,取热率普遍偏低。我的发明不仅解决了取热效率低的问题,还可以将太阳能普遍应用到做饭、取暖中,并能将低谷电能储存起来,有效缓解高峰时的压力。”(本报今年2月25日曾报道)近日,家住武昌区何家垅的退休人员郭晓勤来到本报,称自己在节能减排项目上已取得10多项国家专利,但自己的技术一直未能顺利推广。
技术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郭晓勤退休前一直在一家水泥厂做技术副厂长,因此对技术性的东西非常留心。郭师傅说,他的发明概括起来讲有三个部分:一是将传统家用能源如煤、煤气、天然气的利用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实现“一灶五用”;二是高效利用太阳能并将太阳能引入室内炒菜、煮饭及取暖;三是将电能储存起来用于烹饪和取暖。
郭师傅发明的第一个部分已经做出了样品,并且使用情况良好,日本NHK电视台还专门来采访过,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郭师傅的发明也播出过。他在炉具上加装一个内圆外方的“保温罩”,外部与炉腔内壁无缝连接,把余热全部封闭起来,再通过导热管道通到其他炉腔。这样,在炒菜的同时,明火余热散失的30%至50%的能量就能在其他炉腔内,只要煤气炒菜持续约30分钟内,就可煮饭、煲汤、启动消毒柜和热水器,做到“一灶五用”,且这种“高效聚能灶”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据了解他制作出的样品测试后发现每年可节省约5坛煤气,相当于500元钱。
目前还没有做出样品
而太阳能的可普遍应用技术(太阳能全能灶、热水器、采暖)是一套能储存太阳能且能将太阳能“引”进室内进行炒菜、煮饭和取暖的方案。另外低谷电能电热置换应用(全能灶、热水器、采暖)技术是利用棉籽油的传热功能,用晚上的低谷电能将油加热,并用高保温的材料管道将热油用于炒菜和煮饭等工艺。
但是目前由于条件限制,后面两者郭师傅还没有做出样品。他说:“节能是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的发明都是非常方便实用的,这些产品如果实现工业化生产,成本应该非常低,市场潜力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