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益于淘汰落后产能等环保政策,造纸行业近几年的供需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景气加速提升。
从2007年1-11月的行业数据来看,造纸业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增速突破40%,而产量增长只有15%左右。2008年1-2月,全国造纸1186万吨,同比增长11.8%,略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利润增长与产量增长之差继续扩大,毛利率水平也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实现逐步回升,反映整个行业进入景气提升阶段。
纸产品价格的持续走高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根据相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国内各纸品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期间上涨幅度最大的分别是瓦楞纸(20%)、新闻纸(12%)、箱板纸(10%),白卡纸、铜版纸分别上涨4%和5%左右,文化纸中各细分品种也都实现了上涨,例如书刊纸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上涨12%以上。
分析人士认为,在《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引下,未来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新进入标准不断提高,造纸行业一方面供需关系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产品价格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也将逐步提高,业内具备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从中受益更多。
与此同时,人民币加速升值将有效降低造纸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行业盈利能力。对于造纸行业来说,木浆、废纸等原材料一般占总生产成本的60%以上,而目前我国造纸企业所需的木浆和废纸有60%和47%左右需要进口,因此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将明显下降。据预测,人民币每升值5%,我国造纸企业中以木浆为原料的纸品成本将可下降2%左右,相应毛利率可提升约2%。
不过,各子行业景气度将出现明显分化。其中,文化纸、白卡纸以及铜版纸多被看好,产品的涨价更多来自需求的拉动,毛利水平有望继续改善;新闻纸、瓦楞纸、箱板纸则面临一定的产能过剩压力,前景不甚乐观。
此外,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截至一季度末,造纸行业龙头企业2008年预测市盈率基本在20倍左右,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市场的较低端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