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北方清洁能源博览会暨能源装备创新成果展 |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论坛 >> 能源行业只有竞争这条路可走
 
能源行业只有竞争这条路可走
时间:2011/1/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中心主任史丹:水、油、气、电领域,基本还是处在全国性巨头或地方大型企业的垄断中,缺少充分市场竞争。政府主导的价格改革,往往就演变成企业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之间的讨价还价,结果是企业成本涨多少,价格就提多少,企业成本增加转嫁给了消费者。

成本定价是计划经济的定价方式——把成本打高,价格不就变高了吗?但成本怎么确定呢?这是很难算清楚的。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很容易被企业所左右。应该抓紧进行能源领域的深层改革,否则能源产品价格将陷入循环上涨的通道而难以自拔。

能源价格改革的最终目的,当是改革当前不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能源稀缺程度和市场的真实供求关系。在“成本+利润”的定价模式下,企业要出高价的冲动非常强烈且很容易得到满足。如让定价机制更加透明、更加市场化,是改变目前能源价格循环上涨、涨易跌难困局的方法之一。

推进价格改革的下一步,需要加快培育健康发展的市场主体,逐步放松价格管制,以市场竞争最终取代政府的价格管制。具体而言,国内能源价格改革可以分两步走,即先理顺价格水平,以保证能源产品的正常供应。然后,在逐步完善能源产品流通体制和监管政策的基础上,在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后,再放开能源价格,由企业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状况自主定价。

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杨富强:对于2011年的能源价格改革,我们目前可以预计的有:成品油修改方案可能适当缩短调价周期和使调价机制更为灵活,让市场更为灵敏地反映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的变动趋势。对于政府来说,这样既可以减少投机和避免公众的不满和质疑,也有利于向市场定价过渡;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使国内油价跟国际油价更加贴近,得到更真实的价格信息;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使得价格机制更为真实,而调价频率的增加会让大家对于调价更加习惯,不再过于关注和期待。

2011年阶梯电价政策出台可能性比较大。当然,阶梯电价方案可能不完美,可以通过更合理的设计,在居民电价必须反映成本的前提下,使阶梯电价成为一项比较好的居民价格机制,不但有利于电力的市场化进程,改善公平和效率,还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鉴于目前火电厂大面积亏损,2011年调高电价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电煤价格管制显然不是好办法,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不大,还会造成市场扭曲。如果政府不直接干预煤价,那就必须从降低煤炭运输成本,或者增加煤炭产能,让煤炭供应相对宽松。鉴于目前煤炭行业整体收入较好,而电力行业大面积亏损,可以考虑像对石油一样,由中央政府对煤炭征收特别收益金。即通过测算煤炭资源的成本、各种费用以及利润空间,保证留给企业足够的收入用于可持续发展的开支后,计算出特别收益阶段。让煤炭有“做多”而不是“做高”的动力。政府还可以用特别收益金的收入建立特别基金来稳定电价,避免电价大幅度波动。

能源行业分析师朱春凯:为克服能源价改对民众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在能源价改中,还应辅以配套的财税政策,用不同的税率平衡供求各方的利益。税收杠杆的运用,一是政府应适时开征资源税,以实现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二是通过减税等手段舒缓上游涨价对中下游企业和居民的冲击;三是在中国税负已高居世界各国与地区前列的情势下,政府应将所得资源税高效、公平地返还给民众。

总之,资源价格应该改也必须改,但不是仅仅从资源行业和企业的利益考虑,而是要着眼于全局,综合考虑经济的稳定性、民众的承受力以及对企业的影响。还要完善市场化的监管体系。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改革既要有紧迫感,但在具体实施时,又不能急于求成。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能源企业须加快推进信息化
下一条: 供热计量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