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以来,生活垃圾处理成为团场职工的“头疼病”,没有专门的处理站和回收站,只能通过焚烧和掩埋进行处理,既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也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政策,更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对垃圾的分类及处理后的再生利用也越来越细化,各团场的环卫部门,应因地制宜建立无公害化处理设施,建立专门的垃圾处理厂,这样不仅能提升职工生活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彻底改变垃圾处理的落后状况,还能全面提升职工居住环境的卫生质量,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而且可进一步实现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营管理市场化,形成开放式和竞争性的建设运营管理格局,不断推进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
节能减排就是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化管理,提取有利用价值的物品,充分利用可回收资源,实现垃圾减量化。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真正实现垃圾无害化。
因此,减少排放、保护环境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是各团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