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油气行业 >> 跨国巨头退出中石油挺进
 
跨国巨头退出中石油挺进
时间:2011/5/17 
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批准中国石油[11.05 -0.72% 股吧](601857.SH)出资10.15亿美元收购英国石油化工大型企业英力士集团旗下的两家炼油厂部分股权。

据了解,中国石油收购股权的两家炼厂分别为位于苏格兰的格兰杰莫斯炼油厂和位于法国的拉瓦莱炼油厂,中国石油其中所占股权分别为51%和49%。

而对于中石油以及中石化炼油是否亏损的问题最近一直使两大巨头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收购欧洲这两家炼油厂对中石油意义何在?而两大石油巨头的炼油业务又是否真的亏损呢?

收购欧洲炼油厂利弊并存

据了解,目前,格兰杰莫斯炼油厂原油日加工能力为21万桶,向苏格兰、英格兰北部和爱尔兰北部提供成品油;拉瓦莱炼油厂位于地中海沿岸原油贸易区,原油日加工能力也为21万桶,可通过管道向法国、瑞士和德国南部提供成品油。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石油可借此建立新的国际化油气运营中心,从而发展壮大下游产业。对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和市场配置,进入欧洲高端市场,建设欧洲油气运营中心具有重要意义,符合中国石油在欧洲建立更广阔贸易平台、成为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

但是,由于发达国家成品油消费呈下降趋势,而成本又日渐高企,加上金融危机的打击,跨国石油巨头纷纷选择退出炼油业务。

因此,此次收购对中石油来说,可谓机会和挑战并存。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国外炼油不存在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的问题,如果管理水平跟得上,炼油亏损的可能性不大。

“这有利于对于中石油进入欧洲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可以进一步了解技术先进的国家是如何炼油的。”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但同时,他也表示,中石油在国内总是喊亏损,让政府又减税又补贴,那去国外完全是公平竞争的,国外市场税收也很高,开拓国际炼油市场就不怕亏损了?国内没有利润,可以选择把国内市场让出来,让民营企业进入,看看还会不会出现油荒之类的问题。

整个链条大赚

而要求补贴炼油业务不合理

数据显示,一季度,中石油炼油亏损61.32亿元;中石化亏损5.76亿元,这是两大集团自2008年炼油巨亏后的首次亏损。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更是表示,“如果按照现在的国际油价,中石化每炼一桶油将亏损20美元”。

而为缓解炼油板块成本压力,两大巨头已经向监管部门建议,要求减免成品油消费税。

对于两大巨头“哭穷”,公众早有微词。

因为炼油亏损并不妨碍两大集团整体盈利。一季报显示,一季度,中石油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3.9%;中石化则净赚205亿元,同比增长24.49%。

林伯强认为,尽管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油业务亏损,但是其整个链条是盈利的,国家也会算这笔账,不应该对某个环节进行补贴,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消费税是否减免也不应由此来判定,而是要根据国际油价、库存以及原油走势。

地方炼厂赚钱两大巨头亏损?

而对于两大巨头炼油业务亏损,韩晓平并不认可。

他说:“他们把产业链中炼油板块和采油板块分开计算,只是为了向政府讨价还价。一般我们所说的国际油价都是指轻质优质原油,这个当然是很贵的。而中石油中石化炼油用的是一些比较差的油,所以炼油成本是很低的。但是却用最高的油价来给他们核定价格。”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曾表示,在高油价背景下,中石化近年来调整了原油采购战略,大量采购劣质原油。目前,中石化的原油比例中有超过70%的原油属于劣质原油。

韩晓平还表示,目前的地方炼厂实际上是盈利的。它们亏损主要是因为没有油源,是人为造成的,并不是真的亏。主要是由于它们进口油的配额很少,而且是进口燃料油来炼油。燃料油比较贵,这些企业用燃料油来炼完以后去卖,还能够赚钱。而像中石油中石化拥有国内的优质资源,却总是喊亏。

他还指出,是政府要有所作为的时候了,问题到底出在哪?要开放这个市场,民营企业把持的市场都没有问题,电视机电脑什么时候闹过“荒”,出现问题的都是央企把持的领域。央企也需要参与市场竞争,只有互相开放,引入竞争机制,这个市场才能正常起来,油荒电荒才有可能杜绝。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石油替代品需求迫切 甲醇汽油推广范围扩大
下一条: 400万吨缺口拉响柴油警报 三巨头出口被叫停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