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耗能由2005年的5.79吨标准煤下降到4.63吨标准煤,降低20%。市区及青铜峡市城市处理率不低于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从而我市的天将更蓝,水将更清。这是记者从3月28日我市召开公有制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调研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的。  
 
  据了解,截至2007年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18.6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6.5%,实现利润总额9.05亿元。在积极创收的同时,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企业给我市环境带来了污染。2007年度列入我市监控的年耗标准煤5千吨以上5万吨以下的27户重点耗能企业累计消耗能源842523吨、折标准煤754331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3%。到目前为止,全市区实施污染物减排工程项目8个,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化学物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下降了56.8%,工业废弃物中的粉尘排放量下降了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3%。同时,在2007年,我市按照“做大做强一批,整治一批,搬迁一批,关闭一批”的思路,加大造纸工业结构力度,积极推进造纸化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已依法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造纸企业23家,基本实现废水“零排放”,有效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 
 
  会上,副市长杨培君希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在抓好生产,提高创收的同时也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要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