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论坛 >> 周大地:十二五节能减排力避先发展后节能模式
 
周大地:十二五节能减排力避先发展后节能模式
时间:2011/7/25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9日召开,该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多位权威人士此前向《经济参考报》证实,在上述会议召开后,五年一度的全国环保大会也将在三季度召开。在这期间,将有一系列涉及节能减排的重大政策文件出台《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解读“十二五”节能减排方针。

力避“先发展后节能”模式

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国家能源局此前初定的41亿吨全国一次性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以及环保部此前初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获得分解,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得以通过。

会议指出,要抓紧分解落实节能减排指标,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切实把落实五年目标与完成年度目标结合起来,把年度目标考核与季度跟踪检查结合起来。国家发改委原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称:“如果这一指标得到落实,各个地区和行业一旦在‘十二五’期间突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就会被提高能源效率,从而对‘两高’行业实现刚性约束。”

周大地表示,“十二五”期间,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 D P)能耗(即能耗总量除以G D P总量)的控制方面,国家将力避“十一五”期间的“先发展后节能”的教训。

央行节能减排办公室副主任辛小光向《经济参考报》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对地方节能增加“中考”“小考”。在“一年一考”的基础上,再细化为“半年一考“一季一考”,将年度指标分解为季度指标,并考虑用电峰谷等季节性因素,以避免“十一五”期间“平时耗能排碳,期末拉闸限电”的扭曲局面。

重视四项污染物“协同减排”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曾表示,1-4月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传统的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同比实现下降,但“十二五”新纳入总量控制名单的氨氮和氮氧化物等两项污染物,其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十二五”期间,四项污染物的“协同减排”将得到重视。环保部知情人士透露,七八月份环保部会通过与各省(区、市)政府签订协议,确定四项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地方分解量,这将为排污权交易制度从18个试点省市向全国铺开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孟伟透露,酿酒、造纸、化工、纺织印染、制药等五大行业是氨氮的排放大户;电力、钢铁、汽车等行业则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户,未来对此会有相应的产业政策出台。

早日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上述知情人士还称,随着各省区及各行业能耗数据及污染物排放数据的上报和进一步汇总,《“十二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及《分地区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已上报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十二五”节 能 减 排 规划》也已完成部门会签。

其中《综合方案》会按部委职能进行政策细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举例称“比如银监会出信贷政策,国土部出土地政策,财政部出财税政策等。

一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指出,“十二五”期间在节能环保产业的技术、装备、服务等多个环节将推出扶持政策,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王金南和周大地还呼吁,节能减排的相关配套政策必须早日落实,其中包括起基础性作用的价格政策。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巴西石油国际化之路
下一条: 对电力体制改革的五点建议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