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科技 >> 中国新能源汽车试点探明发展思路
 
中国新能源汽车试点探明发展思路
时间:2011/10/11 
政策先行 标准化先行 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先行

新能源汽车试点探明发展思路

“新能源汽车是当今调整能源结构和减少碳排放的主要方向,但是其发展任务还非常艰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近日,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陈家昌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论坛上“开篇明义”。

据了解,我国一共有25个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截至2011年3月,共累计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万辆。在本次论坛中,25个示范城市的代表共聚一堂,借此平台,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应对挑战。“保障政策先行”、“标准化工作先行”、“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先行”成为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加速发展的共识。

近年来,以纯电动汽车等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被寄予厚望,成为很多国家和企业应对环境挑战的战略重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补贴政策。但是仔细想来,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的推进主要依赖于几大“载体平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国内几大城市纷纷借助“平台”起飞,但是“平台”结束之后,国家是否会扶植依旧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陆晓春在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由于存在技术制约,需要多方推动和高度重视。上海世博会期间,这一问题很容易解决,但是政策的扶植力度在“后世博”时代如何保障将成为试点城市绕不开的问题。

据介绍,国家除对新能源汽车示范给予适当补贴外,还未在研发、生产、运营、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补贴政策,电动汽车补贴后的价格仍然偏高。一般来说市面上补贴过后的一次性购车费用与传统汽车相比,仍然要贵出30%左右,而日常使用维护成本更因配套建设的滞后显得高昂。所以为了解除厂家和购车者的后顾之忧,相应的配套和补偿政策应该先行。

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车出多门”,国内参与研制的机构和企业繁多,零部件以及充电配备缺乏统一的标准,这已经成为挡在新能源汽车普及化道路上的一道屏障。“标准化工作是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唐山市副市长唐文弘表示。“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难以实现电动汽车的发展。虽然现在没有一个国家、区域真正实现电动汽车标准化,但是在电动汽车标准化过程中,考虑与国际接轨符合大多数市场参与方的利益。”

深圳市政府秘书长吴德林在总结大运会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经验时,也同样强调了标准的作用。他指出,推广工作应坚持标准先行。比如说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系统要有统一的接口、统一的监管;充电桩、充电站要有统一的形制;应制定充电新能源标准。

从整体来讲,新能源汽车目前还不具备产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条件。新能源汽车动力集成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仍处在研发阶段,动力电池本身还不完善,安全问题并未完全得到解决。针对核心技术的欠缺,陈家昌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自主品牌的建立。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应该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植。

“经过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最近的汽车市场开始放缓,正进入一个调整时期,处于规模增长到促长提升的时候,我们应该总结汽车工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特别抓住现在汽车调整的机遇,调整产业组织结构。”陈家昌如是说。

通过试点工作,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已渐趋明朗,保障政策、标准化工作、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的有效保障。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中国首台6兆瓦风机提供高质量的6兆瓦齿轮箱推出
下一条: 中国科学家利用浒苔炼生物原油成功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