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王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多渠道探索煤炭开发效益最大化的新模式,让资源开发惠及各族人民,努力形成长远竞争力,这是新疆煤炭工业发展的方向。
煤炭资源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要素之一,新疆煤炭工业发展是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重点推动现代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煤—电、煤—电—化、煤—电—冶产业链;加快准东、伊犁、吐哈、库拜、和丰—克拉玛依五大煤炭开发加工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快三塘湖煤田开发,探索煤炭开发效益最大化的模式。
王健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新疆煤炭工业统筹发展的黄金期、转型发展的机遇期、安全发展的攻坚期、和谐发展的关键期。
“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可持续发展,最为现实、最为关键的就是生态环境问题。”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报告》中说。对此,王健表示,新疆煤炭工业发展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坚持“两个可持续”原则,做到“四个坚决保护”,构建现代煤炭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
在他看来,新疆煤炭工业发展应立足于矿区循环经济建设,使煤炭资源开发迈上“吃干榨净循环化、产业产品洁净化、矿区发展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形成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煤制气、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这是我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指标。王健说,新疆煤炭工业发展应与“三化”建设相结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以“技术工艺先进、装备水平一流、企业管理科学、安全本质可靠、矿区环境优良、资源利用率高”的现代化大型、特大型骨干煤矿为标准,以现代化大型矿区为目标,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王健认为,新疆煤炭工业发展还应与煤炭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相结合,牢固树立机遇意识,以交通大通道建设以及哈密—郑州、新疆—重庆、准东—成都“疆电外送”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和转化,延长产业链。新疆煤炭工业要获得大发展,还需要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科技进步、创新等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