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电力工业快速发展,但电力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比重过高,成为制约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因素。
上海五年后要达到每年节能目标是300万吨标准煤,电力工业要节能100万吨标准煤,占1/3;上海五年后每年要比2006年减排二氧化硫13万吨,电力工业要承担6-7万吨,约3/5。在如此重的压力下,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遵照国务院的有关精神,抓住当前社会发展较快、电力供求矛盾缓解的有利时机,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推进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不仅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承担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还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
2010年前关停29台小火电机组
国务院批转的发改委、能源办等有关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对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到2010年末,全国将关停5000万千瓦燃煤小火电机组和700-1000万千瓦燃油小火电机组,建成一批高效、环保的大机组和可再生发电机组。并且与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有大型电力集团公司签署了关停目标责任书。
据此,上海明确的目标任务是:到2010年末,将有计划地关停7个电厂,共计210.8万千瓦容量,29台燃煤和燃油小火电机组,其中80%属于上海电力股份公司。关停小火电机组,是粗放型经济的终结,是落后生产力的终结。本市纳入“十一五”关停范围的基本都是些小容量、低参数的老旧机组,大部分服役期已超过设计年限。这些高龄机组设备老化、调节性能差、不安全因素大,而且经济性能普遍较差,平均供电耗煤约390克/千瓦时,比全市平均供煤耗电高50克/千瓦时。
去年9月,南市发电厂已关闭,顺利完成南区热网停运及热用户能源替换平稳过渡工作,受到市政府的表扬。目前吴泾热电厂等一批老机组正在逐步关停之中。
大力推进发电设备更新换代
统计显示,2006年底,上海电网共有发电厂28座,统调装机容量达1480.8万千瓦,其中风电2.44万千瓦。“十一五”期间,还将分别投产外高桥电厂三期、漕泾电厂等2台100万千瓦清洁、高效发电机组,宝钢电厂、金山热电等项目,以及吴泾老厂改造工程等。到2010年,上海电网新投产机组预计达598万千瓦,净增装机容量359.7万千瓦。上海电力股份公司在安徽淮南建设发电厂,去年秋开始发电。建在江苏徐州的发电厂是国内最先进的超超临界,达国际先进水平,同样的能耗,发电更多,效率更高。这两个电厂对上海的供电量占上海用电总量的10%。新投产的新型百万千瓦机组替代发电后,供电煤耗不到300克/千瓦时,每千瓦时节约标准煤90克。本市电力工业“上大压小”目标全部完成后,按上海统调机组平均年利用5500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约110万吨标准煤,发电企业减少燃料成本支出7.5亿元以上,有利于投资者的利益。
为每台机组安装脱硫设备
本市纳入“十一五”关停计划的机组都没有安装脱硫设备。2005年,这29台机组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85万吨,约占全部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1/3,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1/5。本市电力工业每年把约20%的利润的资金用到脱硫上。实施“上大压小”后,新建机组同步建设脱硫设备,脱硫效果达9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下降到0.8万吨/年左右,使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6成,环保效果十分明显。
正在进行中的吴泾老厂改造工程等还同时安装脱硝设备,每年减少Nox排放近2万吨,进一步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和酸雨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