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厂节能循环综合调水车间,你会为眼前景象所惊叹————经过制药、洗涤等10多道工序后处理的循环用水流入车间里的养鱼池,上百条金鱼摇头摆尾嬉戏其间监测水质。更有意思的是,车间里建有一个硕大的鸟笼,里面有数只“娇风”、“百灵”、“金钟”等珍禽,这也是用来“报警”空气质量的专职“天气预报员”。
远远高于国家排放标准的生物检验水质系统,令三精制药厂在全国医药行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中遥遥领先。在恪守“精益求精做好药”的理念中,三精制药将企业环保品质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他们将标签式的责任制追踪落实到每个人、每件物品、每项资源,把原料、制作、工序、包装、排放等几十个生产环节,联系优化、系统循环配置,并用电脑、动物监测分析数据,使企业进入清洁生产、环保生产、节约生产良性循环的轨道,迈上一条好字优先、科学发展之路。为此,哈药集团所属的骨干企业哈药总厂率先在国内医药企业中首家获得原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甲级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
哈药总厂占地7万平方米的污水处理区占厂区主要位置,甚为抢眼。现场两台电脑24小时监控污水处理运行状况。经过调节混凝、沉淀、厌氧水解、二级生物处理、沉淀过滤处理后,排放的污水全部达标。据哈药集团姜林奎总经理介绍,污水处理车间建设共投资1.1亿元,每年光运行费用就需要5000万元左右,其中仅电费每小时就需1000元,而污水处理系统要有专人值守,每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
当时世界著名医药企业美国辉瑞公司到中国寻找委托加工合作伙伴。这家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对合作方提出一个先决条件:绝不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合作。当美国辉瑞公司获悉哈药集团节能减排、环保治理的情况后,公司亚洲区工厂安全健康环境(EHS)负责人山姆博士对哈药总厂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审查。他在看完了环保车间现场后,直奔哈药总厂经处理后的生产废水排放口。山姆博士接取了一蒸馏管水,晃动了几下后,冲着阳光察看了一会儿水质变化,倒在手上后又放到鼻子下闻了闻。山姆博士对检验结果竖起大拇指“OK!”。最终,哈药总厂与辉瑞公司牵手成为合作伙伴。
哈药总厂的污水处理系统是国内同行业中第一家针对制药废水特点,建设的一次投产、一次成功达标的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处理大规模投资的同时,哈药集团更重视大胆使用懂节能、会减排、学环保的专门科技人才。目前污水处理车间包括重点大学在内、环保专业本科毕业的技术人员就达30多人,并设有专门研究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的科研机构。这些科技人才,改进和完善很多进口设备的功能,提高了污水厂净化能力。同时,哈药集团还与哈工大合作攻关,采用先进的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技术,对药厂释放的气味进行了治理。并自行研制、改造环保设备,支援全国其他医药企业用于节能减排、进行环保治理。
哈药集团总经理姜林奎认为: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我们每年拿出5%以上共4亿多元的销售收入投入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中,既是立足眼前利益,又是兼顾长远利益。这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必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