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科技 >> 未来新能源车发展重点 或是混合动力车型率先
 
未来新能源车发展重点 或是混合动力车型率先
时间:2012/1/11 
近段时间,新能源车是车界最热门的话题,多数针对的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迟迟未出台的争议,这项作为十二五汽车产业规划的重要内容,其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如果不出意外,预计该项规划将在今年出台后大力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

对此,车界也是闻风而动,不少车企开始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虽然多数量产还需时间,但这并不影响新能源车前进的步伐。

政策正式转向新能源车发展

自2010年9月起,新能源汽车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但是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却迟迟未出台,导致人们对新能源车的发展争议颇多。

虽然如此,但国家在对新能源车的倾斜和扶持上却从未停止过,例如之前的节能补贴政策,就极大促进了新能源车生产制造和消费;随即又对节能补贴政策门槛提高,此举也是希望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往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据了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虽早已上报,但一直未批复的原因是目前还在修改之中。不过,从目前透露的消息来看,规划中的总体方向仍然不会改变,“即”要实现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同时加快规划燃料电池进度,实施过渡期转型城市与车型试点。

业内专家认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有望在今年内修改完成,并正式助推新能源车的步伐。

混合动力车或率先破局

节能和新能源车的发展作为十二五期间的战略重点,主要是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汽车的节能减排。

就目前新能源车技术而言,技术相对成熟或实施起来相对简单的要属于混合动力型,但该技术主要控制在外国人手中,而国内需要攻克的是2个动力系统相对复杂而带来的故障率。因此,有业内人士猜测,未来新能源车发展的重点或将落在混合动力车型上。

目前,国内的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在客车或公交车上投入使用,另外有少部分轿车开始尝试,预计未来混合动力技术会大面积投入到轿车领域中。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驱动主要来自2个方面,首先是政策推动,这点上国家已经重点部署。其次是成本优势,购置成本方面的优势主要是政府通过补贴形式体现,使用成本的优势主要来自替代能源相比燃油的价格优势,这方面国家和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实施。

多项瓶颈待破解

发展新能源除了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外,更重要的是破解新能源车的技术瓶颈和改善车辆使用的基础设施。

据业内专家分析,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技术是主要瓶颈。如果技术无法破解,不仅难以造出安全可靠的新能源车型,同时也无法降低造车成本,最终无法惠及于民。

另有不少人士表示:“当下还有许多缺陷无法解决,例如车辆充电时间、续航里程,以及车辆的安全性。”这些都是促使人们购买新能源车的重要因素。

除此,还有用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充电站就是电动车必不可少的用车设施,否则以电作为驱动力的轿车将无法普及。同时,消费观念也需要长时间引导,否则,再好的新能源车也只能落个花瓶的美誉。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锌空气电池寿命翻番
下一条: 解析中国风电产业的技术路线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