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论坛 >> 发展煤化工多联产 保国家能源安全
 
发展煤化工多联产 保国家能源安全
时间:2012/2/29 
“我国富煤、贫油的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通过发展煤化工,替代部分石油和天然气,以确保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发展煤化工面临水资源缺乏、装置综合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等制约。只有通过多联产技术,才能破解这些难题。”这是在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渭化集团董事长钱嘉斌提交议案的中心内容。

钱嘉斌指出,虽然不同机构对石油资源枯竭期的预测不尽相同,但2050年前后世界石油将达到峰值产量已经形成共识。即便算上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80年后,全球石油资源也将枯竭。从技术经济性看,煤炭是最现实可行的石油替代能源。尤其煤化工技术的突破和规模的扩张,为后石油经济时代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然而,发展煤化工又面临三大问题。

首先是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煤炭等化石类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而煤化工又是耗水大户,每生产1吨煤化工产品,往往要消耗10吨以上水。西部富煤省份正遭遇水资源短缺的巨大压力。

其次是能耗高。与石油、天然气化工相比,煤化工项目工艺路线长、设备多、投资大、投入产出比高,且需建设庞大的公用工程,导致煤化工装置综合能耗居高不下,比油气化工高30%以上。

再次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煤化工的核心就是生产合成气(CO+H2)或者氢气。由于煤炭分子中氢少碳多,要想经济地获得氢气,只有通过一氧化碳变换等方法实现。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钱嘉斌分析认为,前两个问题相对容易解决。比如水资源短缺问题,可以通过水权置换、南水北调、蓄水补水工程,或者采用先进空冷、凝结水回收、废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等技术加以缓解;能耗高的问题,也可通过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能效审查等办法加以遏制。唯独排碳问题,不仅难以解决,而且刻不容缓。

说其难解决,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利用不仅成本高,而且一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深埋和注井采油技术,前者存在着很大风险,后者二氧化碳并未转化成其他产品,算不上真正意义的资源化利用。至于二氧化碳生产碳酸二甲酯、降解塑料、气肥、碳酸饮料等,由于规模小,对二氧化碳的消耗十分有限。

说其刻不容缓,是因为从今年1月1日起,欧盟航空碳税法案开始实施。表面上看,这一法案似乎与煤化工没有瓜葛,事实则不然。因为欧盟航空碳税法案的实施,等于颠覆了《京都议定书》的原则与柜架,要求发展中国家履行与发达国家相同的排碳义务。假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效仿欧盟的做法,甚至扩大到地面交通、海上交通及其他更广泛领域,那么,《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将不复存在,我国碳减排压力将陡然增大。

为大幅削减二氧化碳,我国政府将严格控制火力发电、以及煤化工等高耗能、高排碳行业的规模和速度。与电力、钢铁等行业相比,目前煤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地位和作用要小得多。一旦遭遇政策打压,煤化工产业无疑会首当其冲。从这个层面讲,排碳问题已经不是普通的环保问题,而是决定中国煤化工产业成与败、生与死的关键。“摆脱困局的唯一办法,就是多联产。”钱嘉斌说。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翟若愚:加大对火电环保工程支持力度
下一条: 林伯强 中国风电发展缘何过剩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