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节节攀升,汽车尾气排放限制的日益严格,解决能源危机和治理环境污染的呼声渐高。全国政协委员邓成城等建议,“解决这一难题,在生产汽油、柴油的源头上加入一种既节油、又能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添加剂,投资少、见效快。”
据了解,为有效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工作,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我省于2006年3月和6月制定了国内首部含节油减排下降率指标的我省优质汽、柴油地方强制性标准。经过一年多时间,在我省张掖、酒泉、兰州等地区620多万辆车次中大规模应用实施,证实有明显的节油减排效果。
邓成城说,甘肃优质汽、柴油地方强制性标准的诞生,是由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和北京长信万林科技有限公司,从2003年起经过四年多时间,研制、生产的新型、有明显节能减排功效的“兰炼MAZ燃油清净助燃剂”应用而促成,是燃油添加剂新技术的创新。
邓成城说,按照甘肃优质汽、柴油标准规定的节油减排指标和实施后的效益测算,若把能甘肃的经验推广到全国,每年可节约汽、柴油385万吨以上,约合240亿元,节油量相当于一个年生产1000万吨的优质油田,污染物减排(下降)率达到10%以上,极大地减少了机动车对空气的污染,节油和减排效益巨大。
邓成城建议:一、建议国家发改委明确选择包括甘肃在内的几个省市,作为含节油减排指标的汽、柴油标准推行的试点地区,以取得经验向全国推广。二、建议国家发改委在试点工作中,把支持节能减排新技术的有关优惠政策用于支持符合优质汽、柴油标准的产品推广应用。三、建议国家发改委对具有节能减排功效的燃油添加剂,加大价格支持力度,安排的价格水平至少能保证其成本补偿,确保先进节能减排新技术真正发挥作用。四、建议国家质检总局根据甘肃省、天津市制定含节油减排下降率指标的汽、柴油地方标准的经验,创造性地制定出更加先进、完善的国家燃油标准,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