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在“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论坛— 2012终端产品领跑者制度与节能机制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国际制冷空调节能环保技术论坛”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联盟发布了首批联盟标准,其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王忠敏理事长介绍两项联盟标准的情况:
第一项联盟标准,编号是STCE1001-2012:《项目层面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技术规范》,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特别是中国财政部中国清洁发展基金、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刚才陈欢主任代表的单位给予大力支持。还有北京华通三可节能评估有限公司、人民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适应用于减排项目,在项目策划、实施阶段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
第二项联盟标准的编号是STCE1001-2012:《钢铁工业余能利用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技术规范》,由北京京诚嘉宇环境有司、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北京华通三可节能评估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研制。适用于钢铁工业企业的余能,包括余压、余热、富产煤气回收利用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
这两项标准均为未来在我国开展自愿性的碳减排的交易提供技术支持。主要意义有三项:帮助企业了解和掌握温室气体减排的效果,近年来企业开展了大量的节能工作,也在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由于减排与节能工作密不可分,企业通过节能带来的减排效果如何?怎么样进行评价?需要标准的帮助。尤其是“十二五”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目标的提出,更加明确了对减排的要求。企业对此愈加重视,本标准的制定就为企业提供了量化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开展温室气体减排成效的评价工作,了解企业自身开展的一些项目,包括节能技术改造等等,是否有减排的成效,带来的减排量或清楚增加量的高低等等。
第二个意义在于为“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依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提出是国家管理政策深入细致的体现,目标的实现需要技术证据,标准的制定从项目层面入手,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依据,用于减排的测算和目标考核。
第三个以意为国家未来的自愿性碳减排交易市场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碳减排交易的商品就是减排量,这个减排量如何确定是交易市场的核心,标准可以提供统一的核算规范和技术方法,以保证交易相对公平公正并可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