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省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 制的规定》:今年起我省将把节能减排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和企业责任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严格的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简而言之,在节能减排方面谁不动真格的,就动谁的乌纱帽。
政策的生命在于落实。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宽往往是害,严才是爱。节能减排就是要来真的,制度化的问责和“一票否决”就是推动节能减排的实招和硬招。从长远看,节能减排成为硬杠杠,并非权宜之计。相对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其他指标,当前生态环境建设还是我们全面小康社会的一块“短板”。虽然我省节能减排已有良好开局,但形势还不容乐观。完成节能减排的既定目标,推动经济转型乃至科学发展来不得半点虚假,恰恰需要目标问责和“一票否决”等制度成为绩效考核的“指挥棒”。
节能减排成为“硬杠杠”,对那些满脑子充斥着短视、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发展观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清醒剂。当前,抓节能减排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围绕政绩考核念“紧箍咒”,该问责的问责,该“一票否决”的就坚决否决,如此才能遏制住盲目上马各种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有形之手”,才能避免重蹈“边污染边治理”甚至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节能减排成为“硬杠杠”,显然对地方政府的施政和利益追求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如果能主动适应这种转变,或通过升级换代,或通过腾笼换鸟,早一些调整产业结构,就会早一些赢得主动和先机。当然,节能减排形成的倒逼机制,势必会给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但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始终感觉不到“一票否决”的压力,恐怕也难以真正落实节能减排的人物,更难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