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特别报道 >> 煤炭“黄金十年”行将结束
 
煤炭“黄金十年”行将结束
时间:2012/9/9 
煤炭“黄金十年”行将结束
煤价下跌 生产过剩 煤企和国家如何应对
                    
■ 刘歌 晓薇  嘉澍
             
从今年5月至今,曾在我国缔造出无数财富神话的“黑金”煤炭跌下神坛,持续了十年繁荣的煤炭市场风云突变:价格下行、库存增加、市场滞销、货款回收迟缓、部分煤炭企业工资发放困难……种种行业性低迷迹象纷纷显现。“从众多迹象来看,煤炭的‘黄金十年’行将结束,作为和经济挂钩比较紧密的大宗商品都有景气周期,这是避免不了的规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煤炭信息研究院院长黄胜初指出,随着煤炭市场步入严冬,生产商、贸易商、港口乃至煤矿规划设计单位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已受到影响。 

黄金十年结束得有点突然
7月9日,第二届秦皇岛煤炭交易商洽谈会举行。与以往的热闹火爆场面不同,今年前来参加洽谈会的企业代表,个个表情凝重。整个洽谈会现场签约寥寥,观望和悲观气氛弥漫全场。
同日,秦皇岛各港口,煤炭的库存量数月高达2000万吨以上,“黑金”压港,尽管政府部门不断在山西、内蒙古等各地调查煤炭生产和销售情况,但是对于煤炭高库存以及煤价悬崖式下跌,政府和贸易商们一样无计可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煤炭市场上的各个参与方在今年上半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会长杨显峰在洽谈会上感叹煤炭市场的戏剧性变化。
往年都是电厂派人盯住煤矿,一旦有煤要出就立即抢购;近段时间,煤企反过来盯住了电企的煤场,一旦电厂的煤场有了一点空地,就赶紧设法送煤。尽管如此,却难以改变煤炭积压的局面,煤企负责人只能望“煤”兴叹。“煤炭的黄金十年”结束得太突然,许多企业无从适应“,一位业内人士无奈地感叹道。
有数据表明,煤价两个月不到每吨跌150元。秦皇岛港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煤港口,约占北方煤炭下水量的40%左右,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煤炭都经此中转,秦皇岛港的煤炭价格也被喻为煤炭市场的风向标。秦皇岛煤炭港存量连续突破历史最高点,国内最大的煤炭港,积压着史上最多的煤。而正常库存水平应在500万吨左右。如果这种状况持续的话,对运输港口的运输和装卸生产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由于场存压力过大,大部分港口煤炭堆场已经关闭。
去年夏季的煤电紧缺、冬季取暖各大热电企业四处求煤的场景恍如还在眼前,然而今年,电厂满仓、港口满存、煤矿满场,煤不缺了,而且似乎过剩了。截至6月末,我国全社会煤炭库存达到2.78亿吨。
1998年至2000年的三年煤炭困难时期又将重现?煤炭行业迎来寒冬?业内一片怀疑和猜测。
反思煤炭狂飙时代“透支”
煤炭行业所谓的“黄金十年”,实际是煤炭产能大肆扩张的疯狂十年,行业陷入了非理性发展。煤炭行业在这被所谓的“黄金十年”里,与同期中国经济大量发展高耗能产业和低端加工业态密切相关,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了煤炭价格飙升。
2001年开始,中国煤炭行业狂飙式的突进。从1996年至2000年,煤炭采选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253亿元;2001年至2005年,这一数字增长了5.54倍,达12489.7亿元,相当于新中国成立55年煤炭投资总和的2.8倍。“十二五”期间,对煤炭采选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仍延续上升势头,2011年完成4897亿元,同比增长25.9%。
另外对其他产业对煤炭行业的投资飚升,加之建井技术、开采技术及装备水平的革新与提升,煤炭企业迅速集聚了巨大产能。过去建一个1000万吨产能的矿井要5年到6年的时间,而现在快则1年至2年,慢也只要2年至3年。同时,全国包括电力、机械、烟草等在内的17个行业都在投资煤炭。其中,五大电力集团和华润集团六家非煤企业集团2015年煤炭产量将达7.1亿吨。
当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时,国内各行业对煤炭的消化能力减少的时候,的过度的投资与产能过剩,如同两颗定时炸弹,终于在宏观经济下行时以行业拐点的形式爆发。导致国内煤炭的煤满为患和有价无市的现状。
从去年11月份以来市场煤价就持续下滑,虽然今年3、4月份走出一波缓慢上升的态势,累计仅上涨15元/吨,但进入5月份以后便进入了快速下行通道。秦皇岛煤炭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626元/吨,再度刷新了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纪录。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下跌,累计下跌了161元/吨,整体降幅为20.5%。
煤价连跌的背后是需求不足下的去库存难题。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测算,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19.7亿吨,同比增长2.8%,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6.6个百分点,其中作为用煤大户的电力行业耗煤9.9亿吨,同比增长2.7%,增幅回落9.4个百分点。需求增幅的大幅度回落使得煤炭销售低迷,去库存化过程缓慢。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新疆、内蒙古、河南、贵州、江苏、辽宁、陕西以及云南等八省、自治区的2012年上半年煤炭产销存简况。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八省、自治区原煤产量为10.33亿吨;截至2012年6月底,八省、自治区的煤炭库存达到4300.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948.22万吨,增幅达82.83%。
反思煤炭过剩的根本的原因,是煤炭投资过热。“十一五”期间,煤炭固定资产建设投资达到1.25万亿元,今年上半年为2103亿元,同比增长23%。
                 “金身”已破  煤企硬扛
尽管是烈日炎炎的季节,但煤炭企业却提前感受到了寒冬的来临。
目前,不少煤炭企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不断需要大量资金注入进行新设备启动、新项目建设和新技术开发,新的生产力尚未形成,短期内资金收益难以收回,而银行融资难、税费负担重的问题愈加明显,压得“煤老大”的日子开始不那么好过了。
一些大型煤炭企业的“掌门人”对当下的形势也不讳言担忧。“如果说2008年底的金融危机是一场‘疾风暴雨’的话,那么从当前演变趋势来看,今天煤炭行业极有可能遭遇的是一场‘连绵的阴雨’。”一位煤企副总这样表示。拼产量、拼价格、抢市场、争饭吃已成为各煤企的现状乃至将来,煤炭坚挺十年之久的不破金身似乎岌岌可危。
煤炭生产过剩的结果是煤炭价格下跌,压缩了企业利润甚至出现了亏损。以内蒙鄂尔多斯市为例,该市煤矿数量目前有306座,其中101座在正常生产,其他受市场影响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其中达拉特旗物华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自四月以来已经发不出工资。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东北最大的国企煤矿,上半年赢利缩减了80%,只有1.4亿元,下半年预计亏损8亿元。
煤炭价格下跌,煤企只能硬扛着。“收入下降是肯定的,现在还不太明显,到了下半年肯定会凸现出来。”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一位副总经济师说。企业一般不会采取裁员的措施,顶多是降薪,“在上世纪最困难的时候,有的企业一个月给职工发200元,就当欠着职工工资,等收入好了再补回来”。
受销售低迷、价格连降影响,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成为煤炭行业当前现状的主旋律。“煤炭企业销售压力大,主要产煤省和重点煤炭企业煤炭销量下降。前5个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已经出现了亏损,6月末9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2.8%。”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梁敦仕介绍说。
事实上,在经济增速下滑、煤炭压港堆积如山的背景下,煤炭生产企业也是“风雨飘摇”。重庆部分煤企已经开始通过停产或者减产,甚至贱卖煤矿意欲转行的方式“过冬”。“现在的情况不是非常难,而是相当地难。”面对堆积如山的煤炭,一位煤老板发出如此感叹。愿意以正常价格的一半4000万元转让手中一座年产6万吨的煤矿,但至今没找到接招的人。
相比煤价下行的压力,部分煤企的资金链状况着实让银行更加揪心,因为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让企业突然“死掉”。此前山西振富能源集团被曝光的矿产信托问题,更是将往日风光无限的“煤老板”们再一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累计负债合计超过2.4万亿元,累计负债合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4.2%。
如何应对煤炭窘境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7月31日带来评说:煤炭生产过剩,煤炭企业和国家如何应对?
应对煤炭生产过剩,需要煤炭企业、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共同努力,也就是说,要靠全国的努力,单靠两三件“法宝”,如减税、“电煤”和“市场煤”价格双轨制、“煤电联营”是不能立即解决问题的。
那么,可行的应对之道是什么呢?首先,企业、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都应该正视我国能源过分依赖煤炭的现状,必须加以扭转。2012年,我国的煤炭消费量约为35-36亿吨,相当全球的一半,生产能力为42亿吨,已达到国家规划的2015年产能规模,而2020年的产量将达50亿吨。这样巨量地消耗煤炭资源,是不可持续的。
其一,我国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已经是世界第一,节能减排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二,俄罗斯的煤炭资源可供70代子孙后代使用,美国的煤炭资源可供50代子孙使用,而我国的煤炭资源按照目前的消费速度,恐怕很难保证10代子孙的需要,因此,减少我国能源对煤炭的依赖,是对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在这个问题上取得全国的共识,应对煤炭生产过剩的措施就应该既照顾当前,更要考虑长远;既照顾微观经济的企业利益和地方利益,更要维护宏观经济的全国利益。偏废哪一边都是不可行的。
其次,煤炭生产过剩和煤炭价格下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这个新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具体来说,就是应该进一步开放市场,在竞争中迫使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自主创新,使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国能源革命的实处。一方面,应该鼓励海外煤炭进口,利用海外资源增加我国煤炭的供应和市场竞争。
在竞争中,淘汰落后企业,促进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煤炭业的科技创新,从而在竞争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降低煤炭价格、确保煤炭企业的合理利润和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利用煤炭生产过剩和“电煤”和“市场煤”价格的接近的难得机遇,取消煤炭价格的双轨制,消除妨碍公平竞争的价格管制障碍。
第三,有些煤炭大省如山西和内蒙,试图通过提供煤炭资源奖励来大规模地招商引资,发展非资源型的制造业,减少本地经济对单一煤炭业的依赖。这个思路有其合理性,但是,不宜用煤炭资源奖励外来投资。可行的办法是,不要不加选择地引进制造业,而应借鉴英国石油公司BP建立完整的石油工业链条的经验,围绕煤化工业和煤炭综合利用,延长煤炭加工产业链,增加煤炭加工的附加值。例如,过去没有利用的大量煤层气可以收集起来用于发电、供热;增加坑口电站建设,变运煤为输电,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电价;发展煤炭气化,用管道输送煤气,减少运输费用,同时发展煤化工产业,增加产值;参与页岩气开发、积极发展煤矸石利用技术(发电、制造建筑材料等)可以增加产值,增加就业。
此外,煤炭企业还应该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如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能源发电等,这样,在减少对煤炭依赖的同时,煤炭业非但不会萧条,其行业利润水平和经济效益反而会大大提高。
找出路 煤炭行业艰难转身
煤价跳水的背后是需求不足下的去库存难题,是下游电力、钢铁、房地产等行业的持续低迷,是中国高耗能行业日益逼仄的处境,是全球页岩气开采利用对全球能源格局的中远期的深远影响。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折射了中国经济增长转型之痛。政府出拳支援效果如何?是否有助扭转煤企亏损形势?
山西开始建设22个大型“煤炭超市”。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计划在山西与河南、河北交界一带建设22个“煤炭超市”,目前已进入建设阶段。“煤炭超市”正式开始运营后,长期困扰山西煤炭物流行业成本高、效率低的痼疾有望得到缓解。煤炭物流业发展不足是制约晋煤外运的重要环节,山西煤炭运销集团董事长刘建中说,山西的一个短板,是煤炭物流没有做起来,各条运煤主干道经常发生大卡车堵路,导致运输效率低下。据了解,每个超市将形成年吞吐量达千万吨级的规模,一批大型“煤炭超市”的建立,为用户提供标准化、多样化的煤炭产品,极大方便辐射区域内煤炭小用户提货,缩短时间,降低成本。
山西启动“煤电联营”鼓励企业股权合作。《山西省促进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旨在实现以电煤长期协作合同为纽带的煤电一体化和以股权为纽带的煤电联营,形成合理的煤电价格机制。山西省经信委副主任冀明德表示,“煤电联营”方案的出台,是为了促进煤电企业的长期共赢,建立更加稳定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多省市出台文件减免收费、减免摊派。
煤炭企业的税费负担过重,早已成制约煤炭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问题。在今年煤炭需求下降,煤价下跌的大背景下,西部省份的煤炭生产企业更是叫苦连天。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多省市近期都先后出台政策,纷纷给煤企减负。
内蒙古:7月25日鄂尔多斯出台的《意见》共制定了七大措施扶持工业企业。其中,对煤炭生产企业实行暂缓缴费将切实减轻负担。《意见》明确要求鄂尔多斯市监察、工商行政管理及有关部门要对工业企业涉及的各类行政性收费进行严格核查清理。在规定时间内,凡市、旗两级制定的收费项目一律免收,其他收费项目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自治区积极争取减免。政策执行期暂定为201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到期后是否延期由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确定。
山西省:作为能源大省,山西省则于6月中旬出台了《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一揽子政策为工业企业减负,扩内需,稳增长。这份文件重点提出,要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收费标准有上下限的,一律按下限标准收取,并暂缓征收焦炭生产企业排污费和焦炭运销服务费,缓缴期至2012年底。允许困难企业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缓缴期至2012年底。
陕西省:为了应对此次危机,确保年度工业目标任务的完成,4月16日,陕西省榆林市政府已经出台了《促进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提出暂缓收取兰炭价调基金。市财政和物价对全市境内所有兰炭企业,暂停征收2012年第二季度的兰炭价调基金。同时,市政府对2011年10月1日-2012年3月31日之间获得的流动资金贷款、新增产能项目和新开工固定资产项目贷款的市属国有企业进行贴息。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页岩气非常规能源开发或开辟全球能源新纪元
下一条: 刘战平,石油储罐清洗行业的“铁人”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