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特别报道 >> 解振华: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解振华: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时间:2012/12/22 
编者按:“如果全世界还有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做出真正努力,中国肯定是其中之一。”在前不久举行的多哈气候大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表示赞赏。中国何以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作用愈来愈为世界关注?本刊特此摘录了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的部分讲话。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绿色中国、美丽中国,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政策和行动,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建设性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2012年12月8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闭幕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

           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国是一个积极、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已经向全世界公开承诺,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碳强度下降40-45%,我们既然已经做了承诺,我们必须要兑现,必须要认真地落实。但是实现节能减排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我们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多重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十一五‘时期,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已经投了一万多亿,‘十二五’规划时期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我们要投入两万多亿,全社会投入四万多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投入如此之大,应该说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世界各国都要通过绿色低碳发展的途径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经形成了共识。中国在这个领域,和发达国家差距并不大,所以我们不能丧失这个时机,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来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争取在今后的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之路,这是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我们所有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我们的环境容量有限,生态很脆弱,大家现在对环境问题也都不满意,现在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已经制约了中国的发展,我们没有别的路,只有通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能源的利用效率,发展新的能源,增加森林碳汇,最后来实现我们国家所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搞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的唯一选择。

中国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节能减排进展显著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根据公约和历次缔约方大会的要求,我们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06年,中国提出了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当中,中国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经过艰苦的努力,‘十一五’期间中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9.1%,完成了确定的目标。
“2011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单位GDP能耗要降低16%、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低1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要达到11.4%、增加森林碳汇等约束性指标,提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重点任务。为落实这些目标任务,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各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积极采取行动,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大力发展新能源,努力增加森林碳汇,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中国继续实施结构节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植树造林和森林管护,增加森林碳汇等政策。仅淘汰落后产能,近两年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8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192万吨、炼钢产能2846万吨、水泥产能1.55亿吨。2011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了2.1%。2012年,预计全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有望达到5%。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五省八市’低碳试点两年来,试点地区在政策法规、能力建设和低碳产业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一些地区进一步明确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率先探索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国家层面,完成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的编制工作。中国政府批准在每年六月节能周期间设立“全国低碳日”,普及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另外,我们也正在研究起草《应对气候变化法》。
  
中国在人均GDP仅有4000美元时就开始减排了  

“纵观各国排放的情况,发达国家一般来说在人均GDP4万到5万美元的时候,大体上排放会比较平缓。有些国家现在开始有所下降,但有些国家还在增长。中国现在人均GDP只有5000多美元,人口多,排放总量大。我们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能不能在人均GDP比发达国家减一半甚至更低的时候出现这个拐点?只要我们努力,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当中是无约束地排放温室气体,中国绝对不会是这个样子。我们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在人均GDP仅有400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出了碳强度下降的目标,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坦率地讲,中国现在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世界第一,虽然国内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但增速还是比较快的。我们的人均排放也接近于或者是相当于国际上的人均排放水平,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在国内实行科学发展方面,中国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国际上,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一个规律,也就是倒U字型的那条曲线,随着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或者温室气体排放也在增加;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水平,二氧化碳排放会出现稳定,然后出现拐点。中国经过一个平稳期,最后随着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下降。”
 
中国积极建设性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 
 
“我们是抱着积极建设性的态度和各国一起共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各国应抱着对人类负责任的态度来应对这个问题,这也是中国的态度。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离不开国际制度,也离不开务实合作,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则是推动这两个轮子前进的重要力量。中国通过南南合作积极支持和帮助非洲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向10个国家赠送节能灯50万盏和节能空调1万台,并继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节能技术和产品。到目前仅一年多时间已为发展中国家成功举办了12期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研修班,共培训了来自87个国家的380多名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未来2年,我们将计划再培训2000人。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希望与广大国际机构开展合作,为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气候变化问题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需要考虑政治、经济、环境和外交等诸多因素,在多边气候变化谈判中大家需要寻求各国利益的交汇点,减缓、适应、资金、技术、透明度等各项议题也都需要在利益的博弈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待气候变化问题,首先要为人类生存发展负责,所作的最后决定要有利于人类长远发展,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各国利益的交汇点。最后的结果可能大家都不满意,但又都能接受,这对多边机制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中国代表团长解振华这一“中庸”观点,对多哈会议产生着积极影响。中国在多哈谈判形势呈现胶着状态的情况下,一如既往地推动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全力斡旋,为最终达成一揽子协议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机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此赞叹。
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并非仅仅是挑战,也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第一次产业革命,英国抓住了;第二次是美国抓住了。而这次,中国有望借助气候谈判和减排机制,促进自身产业转型,从而抓住绿色、低碳产业革命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曹耀峰:海相天然气是中国油气增长主要领域
下一条: 中国能源与排放峰值控制对策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