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科技 >> 万钢: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摇旗呐喊者
 
万钢: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摇旗呐喊者
时间:2013/7/16 

“现在没谁能卡住我们发展电动汽车。”近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车企现在已经掌握了电动汽车所需要的技术。而在万钢的倡导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政策层面的大力推行已经进入到第五个年头。

从2009年开始,中国首先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共有3.98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80%是公交车。按照规划,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要在2015年达到50万辆。万钢认为,只要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持续下去,这个目前看起来很艰巨的目标还是可能实现。

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信心依旧,“作为科技部长说句大话,没有能够限制住我们的东西,中国现在既然能上天能下海,就没有造不出来的东西。”这信心源于他一直以来对技术、高水平科技不懈的追求。

23年前,按照德国大学特有的传统,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万钢坐上小车,在山城克劳斯塔尔市绕行一周,然后到市中心广场发表演讲。

“获得博士学位,这仅仅是我人生旅途的一个开端。我将在汽车工业研究发展上努力工作,让中国的汽车工业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一员,让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开上我们中国人自己造的汽车。”毕业后的万钢选择了奥迪公司,从最基础的工程师干起,几乎接触了汽车企业的各个环节。

攻读博士期间,万钢开发出一项降低汽车噪音的技术。直到2004年8月,这套技术才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退役,一共生产了3500万套产品。下萨克森州政府为此授予万钢特殊功勋十字奖。他是第二个获得这一奖项的人。

在今天看来,万钢是十足的技术控,他在1991年进入奥迪汽车技术开发部负责计算机轿车虚拟开发,并形成奥迪汽车公司独特的开发系统。1996年他升任奥迪公司生产部和总规划部技术经理,负责信息化制造技术和管理工作。他所领导的多项技术创新项目为新一代奥迪A4车顺利投产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994年和1995年先后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所指导的德国博士生在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课题在中国属于空白阶段。在1998年,他被评为德国汽车工业界的十大科技精英之一。

虽然在德国奥迪公司的工作让他富有成就感,但万钢一直想有机会回国发展,加上他在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万钢当时认为:“欧洲也在做清洁能源的汽车。但与其在德国做,不如回自己的国家做。国外把专业知识分得太细,在那里学习后往往会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但缺乏全方位操作的能力,在中国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2000年万钢向国务院提出了开发洁净能源轿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受到科技部、经贸委领导重视和支持。2000年底万钢在科技部领导的盛情邀请下回国工作。

同时他被科技部聘任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并作为第一课题负责人承担了该项中技术最为复杂、任务最为繁重的燃料电池轿车项目。该项目入选“20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万钢从2002年开始担任同济大学校长助理,2003年担任同济大学副校长,2004年7月起担任同济大学校长,还兼任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为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科研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并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我们国家提出发展电动汽车是在2000年,万钢还记得,“好多人都跟我说,北京一共才不到100万辆车,需要发展那么多新能源汽车吗?现在北京有五六百万辆车,所造成的影响大家也都看到了。但是我们没跟上,我们的速度不够快,我们还没有能使它成为主流。”

从2007年4月起任科学技术部部长以来,万钢就致力于让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成为“主流”。他一直认为,大力推动以新能源汽车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战略的转型,是争取在新一轮国际汽车产业调整和变革中抢占先机,保持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汽车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的一个重要的机遇。

所以从2009年开始,以科技部为首的四部委就率先在公共交通领域里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并在25个城市开展“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万钢作为科技部部长在很多个场合都在强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其列为“十二五”期间重要发展方向。

他心中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蓝图是这样的——在全球市场上形成强者竞争、强者得胜,胜者通吃的局面,这才是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追求先进的一种激励机制,他也一直为此摇旗呐喊努力着。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中远关西领跑氟碳领域新技术
下一条: 俄将建漂浮核电站可被拖到任何水域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