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特别报道 >> 周生贤:纠正地方干预环境监管要“独立统一”
 
周生贤:纠正地方干预环境监管要“独立统一”
时间:2013/11/21 
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纠正其执行不到位的行为,特别是地方政府对环保不当干预行为。

19日出版的《决定》辅导读本中,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一文中说,要实行“独立而统一”的环境监管,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有效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周生贤强调,要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纠正执法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对环保的不当干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各地的环保部门都是隶属于地方政府,在执法过程中阻力较大,没有足够的执法权力,这是环保领域的老问题。在环境问题突出的当下,建立强力的监管执法体系,缓解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被业界寄予厚望。

纠正地方政府环保干预

周生贤指出,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老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日益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加强环境监督和执法,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能起到显著作用,但是地方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影响较大,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利益驱使下,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打折扣难以避免,一些企业“顶风作案”屡见不鲜。因此,在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六项主要任务中,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被率先提出来。

周生贤指出,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移动源等全部污染源排放的所有污染物,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所有纳污介质,加强统一监管。实行独立而统一的环境监管,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有效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他强调,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纠正其执行不到位的行为,特别是地方政府对环保不当干预行为。

周生贤在文中指出,加强环境监察队伍建设,强化环境监督执法,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执法机制创新,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环境监测预警等领域和方面,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为实行统一监管和提升执法效能提供保障。

推动环境公益诉讼

违法成本低、起诉难,一直以来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障碍,几万元的行政处罚和动辄千万元的偷排成本相比,行政处罚甚至出现了“反向激励”的危机,据一位业内知情人士介绍,在一些高排放的行业,甚至出现了一些企业宁可受罚也不治污的“怪象”。

周生贤介绍,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既是保护公民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违法成本、震慑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的主要出路。

对排放污染物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让违法者付出沉痛代价。周生贤在文中强调。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对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其中,环境公益诉讼,被誉为是社会力量参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武器。

在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已经引入有关公益诉讼制度,正在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公益诉讼也是其重要增加的条款之一。

周生贤指出,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的衔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环大西洋或是下一个全球石油供应中心
下一条: 四川:清洁能源大省迎来“黄金十年”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