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中国目前信息技术在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中的应用还处于空白阶段,尚没有任何一个机构给出建筑节能完整的信息技术模型,造成节能的审查不免有些琐碎,难以从总体上准确把握中国建筑能耗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这已成为中国进一步开展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一个障碍。
国内近年来在建筑节能审查管理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包括:
一是缺少科学有效,可操作性的建筑节能审查技术模型,使具体的建筑节能审查工作没有系统性;
二是尚未建立基于建筑节能审查模型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而辅助系统的研发有助于提高审查的科学性、公正性、客观性,且利于管理,提高审查工作效率。
项目概况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是中国终端能源效率项目(EUEEP)建筑包(B部分)的子项目12。本项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l 建立建筑节能审查的信息技术模型;
l 开发建筑节能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l 软件系统的试点应用,对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估,完善系统并推广应用。
项目成果
项目组将向EUEEP项目办提交的标志性产出:
l 研究报告《建筑节能审查的信息技术模型》(已提交);
l 软件《建筑节能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在编);
l 研究报告《建筑节能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试点应用评估报告》;
项目进展
调研工作 我们项目组已经对中国热工分区的四个代表城市(北京、广州、重庆、沈阳)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了当地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并听取专家意见,编写了《中国建筑节能审查现状报告》。在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该报告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内容详实;在报告中,我们首先对中国建筑节能的审查管理政策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同时综述了国外的节能工作特点,最后再对各代表城市的节能审查工作现状,包括地方法规和标准的建设,节能施工监管和竣工验收,以及节能培训工作等做了详细阐述和总结归纳。
2、资料、数据来源可靠;我们实地走访调研了各代表城市的相关职能部门,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从而保证了各种资料信息以及数据参数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3、分析深入,把握实效;实地调研过程中,由于得到了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我们不但深入研究了各代表城市的审查标准和地方法规,还取得了其审查流程的最新资料,了解到各城市在审查上的难点,进而在随后的分析整理中做到了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提出审查模型
项目组综合整理了建筑节能审查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审查标准,针对前期调研中所发现的各代表城市在审查流程中的漏洞和不足,在理论技术上完成了建筑节能审查,提出了全新的统一审查流程建议。在该建议中,我们充分考虑了职能部门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花大力气集中解决了“审查流程不闭合”这一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们同时着手为将来的审查系统设计了信息系统数据库。在设计中,该数据库包括以下5大版块即:建筑基本信息数据库、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数据库、建筑节能施工竣工验收备案数据库、节能措施数据库、以及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相关单位及责任人数据库。在这些数据库中,我们涵盖了各热工分区,并按照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进行了细化处理,使得数据库具备了全面、充实、以及实用等特征。
最终,充分吸收了上述特点,在专家们的配合指导下,编制完成了《建筑节能审查的信息技术模型》。模型得到了专家们的充分肯定与一致好评。
组建开发小组,积极开发软件
项目组于08年年初完成了计算机软件开发小组的组建,基于已有建筑节能审查信息技术模型,现正处于积极开发“建筑节能审查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软件)”阶段。软件视窗页面布置如图2.1及图2.2。目前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