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端能源效率项目(EUEEP项目)》23号子合同《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推进既有住宅节能改造》,项目工作重点是考察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学习国内外节能改造经验与技术,结合北京市情况,选择1~2个试点工程进行节能改造,编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与施工规程草案,研究起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激励政策与融资建议,修订《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本项目实施以来,进展较为顺利,完成主要工作进展如下:
1. 完成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考察
组织项目组内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国外德国、荷兰(如图1、图2、图3),国内新疆、唐山、上海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先进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考察,形成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考察报告》。
图2 项目组专家在荷兰TNO交流学习
图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唐山考察
2.选定了试点工程进行节能改造
对北京市居住建筑基础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北京市居住建筑基础情况调研报告》。综合考虑改造改造价值、改造意愿、改造技术、改造资金等多方面因素选定了北京市通州区皇木厂村进行节能改造,并编写了《试点工程改造可行性报告》。2007年进行了第一期工程节能改造,改造面积5.2万多平方米,改造对建筑围护结构和供暖系统进行全面改造。
图4 皇木厂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3. 编制北京市地方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我单位主编的北京市地方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DB11/T381-2006),该节能改造技术规程为我国第一个地方性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标准(图5),该标准对于规范指导我市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具有积极的作用。
图5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4.试点工程节能改造效果检测
在2007~2008采暖季,对试点工程的节能改造进行检测,从检测结果来看节能改造后建筑围护结构的性能指标到达了北京市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的水平,对位于采暖系统中相似区域的建筑进行了市内温度检测,改造后建筑室内温度明显高于未改造建筑5~6℃。
图6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性能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