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北方清洁能源博览会暨能源装备创新成果展 |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治霾减排别总盯着火电说事
 
治霾减排别总盯着火电说事
时间:2014/4/15 

火电厂用煤最多,但是用煤多不一定排放多。目前中国在用燃煤锅炉烟尘排放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4.8%,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6.7%,也就是说,排放只有20%的燃煤锅炉,却是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燃煤排放大户。

目前,各地的治霾令逐渐落地,特别是火电减排,开始进入治理的倒计时。

按照2012年开始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今年7月1日起,所有现行火电机组的燃煤锅炉必须执行新的排放标准,而按照新的标准,现有火电厂一半左右都需要进行改造。

中电联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累计已经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占全国现役燃煤机组容量的90%,而脱硝机组只占28%,虽然后者在2013底年达到了50%左右,但是仍有一半必须在今年7月底前完成脱硝改造。

从2012年的启动,到2014年的限期,其间针对火电企业认为的“史上最严排放标准”,上演着各种博弈和争论。一时间,环保限排的焦点大部分被转移到了火电厂身上。

然而,对于燃煤排放来讲,火电的排放并非最大,从“凡事抓重点”来看,解决排放的问题,应该从排放的大户开始治理和推出措施,对于火电厂而言,从严的标准已出,剩下的就是如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监管住火电企业必须按照规定启动和运行除尘、脱硫和脱硝设施。

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目前的36亿吨煤炭年消费量中,火电的消耗量为19亿吨左右,工业窑炉为8亿吨、锅炉为7亿吨,其他为散烧煤等。也就是说,目前的煤炭的消费总量中,锅炉的煤炭消费占比达20%。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火电厂用煤最多。但是用煤多不一定排放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王乃继日前透露,目前中国在用燃煤锅炉烟尘排放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4.8%,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6.7%,也就是说,排放只有20%的燃煤锅炉,却是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燃煤排放大户。

就是这个排放大户,其排放标准的修订却少有问津。目前,对于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还仅停留在2002年施行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这份标准不仅没有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的限排标准,而且烟尘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限排标准也非常低。

以二氧化硫为例,《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火电厂新建锅炉的排放标准为100毫克/立方米以内,而现行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锅炉二氧化硫的排放标准年900毫克/立方米以内。

目前,环保部正在修订这一标准,从目前公布的二次征求意见稿来看,新建锅炉的二氧化硫排放标准修改为300毫克/立方米以内,这一数字仍比火电高出很多。

300毫克/立方米意味着什么呢?一位从事脱硫脱硝的企业人士曾向笔者坦言:虽然新标准从900毫克/立方米降到了300毫克/立方米,但是对于锅炉企业而言,300毫克/立方米意味着很多锅炉企业不需要治理就能达到,但如果向火电企业的标准看齐的话,则所有锅炉都达不到。

这也就是说,如果推行新标准,很可能很多企业的排放量不会变化,也就间接意味着污染不会有太大改善。但如果标准设定的较高,很多锅炉即使安装了脱硫脱硝也无法达标。

由此来看,如何实现企业和标准间的平衡,尤为重要。就笔者所知,在4月9日的环保部常务会议上,环保部已经原则通过了新修订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近期有望推出,新标准最终数据如何,现在不得而知,但是,笔者希望,最后的标准能够更加“接地气”。毕竟,治理雾霾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事儿,减排,需要可以切实改善空气质量的标准,减排,也不只有火电。(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于华鹏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媒体人,主要研究方向能源、环保、文化、广电和家电。)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环保法修订迎四审 省级社团可进行公益诉讼
下一条: 美海军称研发出将海水变成航空煤油新技术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