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节能节地 渝创建节能环保耕地保护的模范城市
 
节能节地 渝创建节能环保耕地保护的模范城市
时间:2008/8/11 
  

 

田园风光如画

●建成节能环保、耕地保护的模范城市。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单位GDP能耗,成为中国最节能的城市之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成为中国最节地的城市之一。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

    成为中国最节地的城市之一

    现状与差距

    耕地保护:重庆人均耕地面积仅1.04亩,耕地数量少、质量差。同时,我市恰逢工业化中期起步阶段,产业基地建设和城镇化进入高峰期,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耕地保护的压力非常大。

    近年来,我市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手段,强化耕地保护,实现了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占补平衡,并略有结余。但距离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土地违法现象屡禁不止。仅今年上半年,我市立案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已近千件。2007年,我市共有9个区县(自治县)未完成耕地保护的年度目标。另一方面,在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上,一些园区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产出比较低,粗放的使用土地现象仍然存在。

    五大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

    据统计,2007年底,我市有耕地3358万亩,而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完成耕地保护3256万亩。发展需要用地,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市如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成为中国最节地的城市之一?日前,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胡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市将通过五大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守住耕地这条“红线”。

    一、坚持规划和计划宏观调控。“保护耕地的行政措施主要是依靠规划、计划来实施,这不是一句空话。”胡长明说,到2010年、2020年,我市建设用地需要占用多少耕地?我市耕地后备资源还能够补充多少?退耕还林要减少多少耕地?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要损毁多少耕地?将这些通过科学的手段测算出来,然后严格执行规划,对建设用地进行总量控制。

    二、严格新增建设用地审查。一方面严格依法报批建设用地,确保符合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建设项目用地,进行用地规模审查;另一方面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查处力度,强化土地执法监察。

    三、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谁占谁补”、“占一补一”、“先补后占”的原则,严格按照用地项目实行占补平衡。凡建设项目未落实占补平衡义务的,坚持不报批用地。

    四、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胡长明说,我市耕地后备资源虽然有限,但土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废弃工矿用地等复垦仍有潜力可挖。要加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注入,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改革区县(自治县)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方式,下放权力,充分发挥区县(自治县)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积极性。

    五、强化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据介绍,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市、区县、镇乡、村和责任人目标考核制度,严格执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制”,强化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耕地保护责任感。

  节约用地保障发展

    “保护耕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发展。”胡长明说,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须要有土地作保障。

    我市将大力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在保障发展用地中控制减少耕地。在占用耕地上,可占可不占的不占,可多占可少占的少占。

    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按投资效率,按投资和产出强度控制用地规模。目前,我市各大园区建设中,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产出还不够高,今后,我市将对此进行严格“打表”,用地达不到投入产出标准的园区,不得批准再扩张。

    三是充分运用国家土地政策,对小集镇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业项目等用地,采取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指标置换、周转等办法,节约计划指标,确保国家和市重点建设项目。

    四是全面推进“国土整治”、“移土培肥”、“造地工程”等土地开发整理的有效形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置换出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实现占补平衡。

 

    背景介绍

    要点透视

    成为中国最节能的城市之一

    现状与差距

    节能降耗:2007年,全市节能目标为万元GDP能耗下降4.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2007底全市万元GDP能耗为1.310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1184吨标准煤,完成了全年节能目标,并通过了国家组织的考核。今年国家发改委公布2007年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我市万元GDP能耗下降率居全国第八。

    但是,我市当前节能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老工业基地和重化为主的工业结构对完成节能目标压力大;二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与法律法规间存在矛盾;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区县要完成节能目标任务十分困难。

    

  十二项措施推进节能降耗

    市经委主任吴冰说,市经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继续以十二项措施推进全市节能。

    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严把项目准入,控制能耗增量

    加快结构调整,消减能耗存量

    加大节能重点工程实施力度

    继续抓好重点领域节能

    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

    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促进节能降耗与扩大开放的有机结合

    实施有利于节能降耗的经济政策

    完善节能减排法规和标准

    加强节能工作监管和执法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国务院办公厅刚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目前我市正在研究制定相关的贯彻意见,动员全市进一步开展节能工作。

  疏堵结合

    对付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疏:鼓励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或节能环保技改,并给予一定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企业搬迁改造,实现企业从“分散”向“集中”,从“集中”向“集约”转变。在搬迁过程中提升工艺和装备水平,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降低产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自2002年我市开始实施主城区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搬迁以来,到2011年底前完成搬迁任务的企业共4批,累计136户。截至目前,已有47户企业完成搬迁任务,今年可望完成20户企业搬迁。这些企业搬迁完成后,单位产品能耗预计降低25%以上,污染物减排50%以上。

    堵: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向重庆转移。

    一是严把项目准入能耗关。按照《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约能源评估和审查办法》,建立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未按规定取得节能审查同意意见的,项目审批、核准部门不予批准或核准,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凡达不到节能审查意见要求的,项目验收单位不予通过工程竣工验收,项目业主不得投入使用。

    二是严把项目准入环保关。根据《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未通过环境评价、未取得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项目,环境保护部门不得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规划部门不得办理项目规划许可手续,国土资源部门不得办理项目用地手续,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部门不得核准项目建设。

    多管齐下

    推进全社会节能

    机关节能:市政府成立了机关资源节约领导小组,市级机关“十一五”期间人均电、气、油消耗下降20%。所有市级机关办公场所照明灯具均已换为节能灯具,夏季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冬季不得高于20℃。

    建筑节能: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制定了国内夏热冬冷地区第一个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加快建立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开展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查等。

    交通节能:全市各运输企业营运车辆、船舶百吨公里能耗下降4%,将目标任务分解下达。

    商贸节能:加大节能更新改造力度,大型商场、酒店、饭店、餐饮等商贸流通企业推广应用节能灯具、变频空调和节能型冷藏、冷冻设备。

    农村节能:全年新增沼气池10万座,累计达到79.8万座,年产沼气2.6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约标煤20万吨。

    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记者:重庆成为国家环境模范城市还缺些什么?

    王里奥:重庆现有的环境状况,要成为国家环境模范城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工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是目前还没有解决的两大难题。虽然近年来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引进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搬迁、改造了一批老工业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限期治理和挂牌督办重点污染源等手段减少污染排放,但高新技术企业规模还不够大,新型的工业化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

    以前人们总认为农村没有什么污染,所以对养殖污染、化肥污染等农村面源污染认识不够,直到近几年农村面源污染已经形成气候后才引起人们重视,而农村面源污染的量大面广,治理污染更为困难。

    记者:重庆要成为国家环境模范城市,需要从何入手?

    王里奥:直辖以来,我市在大气环境质量、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固体废物的治理方面成效都较明显,这几个方面持续地改善下去,能够达到国家环境模范城市要求。但工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一个是从调整工业结构入手。重庆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以化工、机械制造业为主,这些企业的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必须得到较大幅度的下降,才能满足国家模范城市的基本要求,这只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工艺更新来实现。

    另一个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必须提前介入,从源头进行治理,推广无公害种植方式,减少化肥的使用和滥用,规模化的养殖污染应该按照工业企业一样安装环保设施,保证废水废渣排放达标。                  

  专家访谈

    要点透视

    背景介绍

    现状与差距

    大气质量:直辖以来,我市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去年主城区全年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289天,为直辖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但这个数据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的全年好于二级大气环境质量311天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水环境:通过实施“碧水工程”,三峡水库135米水位蓄水以来,库区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8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干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但部分一级支流回水区的“水华”、库区消落区、次级河流污染等问题仍然是重庆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

    声环境:城市居住环境的宁静也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重要的一环。虽然主城区的污染企业逐步搬出,但道路、住宅区与商业、餐饮、娱乐等网点相互交错,社会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只能保持稳中不升。

  改善生态环境 创建模范城市

    “环境质量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和谐双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环。”市环保局局长曹光辉说。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中,要求提出申请的城市必须达到包括基本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创建氛围等方面的31项指标。这31项指标中除了要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万元GDP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经济指标外,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及饮用水质达标率、绿化覆盖率、城市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等与城市基础建设相关的指数也是必备的考核指标。

    要完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所需要的硬指标,必然要全面改善我市的大气、水和其他环境质量。早在2005年,我市已在主城区和7个中心城区开展了环保模范城市群创建活动,这是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基础。目前主城除大渡口区外,其余各区都提出了先创市级环保模范城区,再争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区的目标,并先后启动了创建工作,7个中心城市也把环保模范城区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宜居环境,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抓手。

    6月5日,市环保局发布的《2007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中,用“主城区全年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289天,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满足III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来肯定我市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如果用国家现在的“创模”指标衡量,重庆还有很大的差距。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31项指标中,我市目前能满足要求的仅18项。难度最大的是全年好于二级大气环境质量的天数达到311天和市区内没有劣五类地表水水质的河流两个硬性指标,而在每万元工业产值的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排放量等几个方面,我市的现状也与环保模范城市要求相比存在很大的距离。

    我市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与已经开展的“碧水、蓝天、绿地、宁静”四大行动息息相关。除此之外,我市还在建立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提高资源能源的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开展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污染综合治理,把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列入整治中,确保主城区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上海电气集团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下一条: “节能风暴”在全国各地渐渐成强势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