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建筑节能已成法规 违反将吊销执照5年
 
建筑节能已成法规 违反将吊销执照5年
时间:2008/8/18 
  中国智能建筑的市场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均为世界之最。当前,中国智能建筑的急风暴F时式的起飞局面业已过去。现在是处于一个整顿规范的过程之中,逐步使市场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混乱走向健康,可以预见一个秩序井然,和谐协调的发展环境正在逐步营造之中。近日,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发布《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下简称《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并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发布《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下简称《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并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原地产华北区域总经理李文杰表示,之前对此问题已经有过争议,开发商的意见是,推广节能环保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否则节能的投入肯定会增加开发成本,最后还是转嫁给消费者。“成本的上升各方都应该承担一些,包括国家、开发商和消费者。”李文杰表示,以前国家对建筑物节能并没有税收优惠。事实上,《条例》第八条已经做出相关规定:民用建筑节能项目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但具体的优惠细则还没有出台。

    与开发商关注税收优惠政策不同,中国住宅及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更关心《条例》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至于开发商普遍关注的节能是否将导致成本上升的问题,顾云昌一语道破,房价的高低和成本没有太大的关系,房价主要是受供求关系影响。

    住房及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珏林也不同意开发商“成本上升”一说,王珏林对记者表示,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各个房地产商的标准和市场都是一样的,成本和税收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条例》中提到的税收优惠只是财政政策之一。

    《条例》第四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注册执业人员未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3个月以上1年以下;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格证书的部门吊销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同时,《条例》也根据违规行为列出了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措施。

    王珏林表示,以前虽然没有强制性的条例,但是新建建筑一直以来都要求达到节能标准。每个施工阶段都要检查,只要监管到位,违反节能标准的建筑就无处容身。“处罚不是目的。什么时候合格了就什么时候发证。”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与智能建筑息息相关

    2008年8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条例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此次条例公布的背景是我国现阶段公共机构已经成为能耗大户,节能减排已经势在必行。条例将会带动公共机构率先节能减排,从而起到积极地导向与带头作用。

    近年来,国家政府机关在建筑节能方面已经作了许多积极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此次条例的出台为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法律支持,为未来开创建筑节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关于公共机构节能的具体措施,条例作了七方面的规定,其中有6条都与智能建筑行业、建筑节能相关:

    一是,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加强用能系统和设备运行调节、维护保养和巡视检查,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措施。

    二是,规定公共机构应当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并在重点用能系统、设备的操作岗位上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三是,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

    四是,规定公共机构选择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考虑其节能管理能力,并在物业服务合同中载明节能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五是,规定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应当进行能源审计和投资收益分析,并在节能改造后采用计量方式对节能指标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

    六是,规定了公共机构办公设备、空调、电梯、照明等用能系统和设备以及网络机房、食堂、锅炉房等重点用能部位的节能运行规范。

    为了更好地执行条例,条例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公共机构节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明确规定了监督检查的内容。同时,条例对公共机构违反节约能源法的有关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衔接性规定,条例与节约能源法紧密联系。《公共机构节能条例》颁布不但从法律层面确保如期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也对中国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智能建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技术

    当前,中国智能建筑的急风暴F时式的起飞局面业已过去。现在是处于一个整顿规范的过程之中,逐步使市场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混乱走向健康,可以预见一个秩序井然,和谐协调的发展环境正在逐步营造之中。当然,我们也认识到,任何平衡都只是相对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理念的发展都会突破平衡的局面,造成新的不平衡,要我们继续付出新的努力去达到新的平衡。如此循环不己,这才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动力。智能建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技术,至今,它的内涵还不是稳定的,仍处于发展之中,因此这种发展的观点对它尤其重要。时时推陈出新才是这门新兴技术的真谛所在。

    智能建筑市场国产品牌不能没有一席之地

    由于中国智能建筑的市场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均为世界之最。所以世界上此方面的著名品牌产品儿乎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之中,无论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系统,安保系统,通信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车管系统等,均已成为外国名牌产品角逐的天下,国产的设备和系统力量十分微弱。因此,如何培植国产品牌与国际名牌产品一争高下,也是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实力,同时也要有一定政策的支持,形成自己的精品市场。总而言之,在这么大的智能建筑市场面前,国产品牌不能没有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能源局:奥运后煤电油将择机调价 与国际接轨
下一条: 热泵热水器经济节能 具有广泛市场前景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