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设备 >>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加快核电等装备“走出去”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加快核电等装备“走出去”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5/1/30 
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分析认为,促进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是我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出口升级、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重大装备“走出去”近来已被多次提及。2014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护航中国企业、中国装备走向世界。在多个国际场合,国家领导人也在推动中国装备和技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为何高度重视重大装备“走出去”?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我国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开展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不仅是扩大国际投资经贸合作的重要机遇,可以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也是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在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看来,推动中国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的核心理念,就是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他说,近年来,全球经济已经出现了全球价值链的新现象,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变,把原有的企业价值链延伸到全球,形成了全球产业链,更好地开发、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

从国内产业发展看,我国在高铁、核电等领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国际竞争力,“走出去”是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必然需求。以高铁为例,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目前中国正与美国、俄罗斯、巴西、泰国在内的28个国家洽谈高铁合作项目,与俄罗斯和泰国已经签署了高铁合作意向书。

推动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也是打造外贸新动力的迫切需要。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介绍,尽管当前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但比较成本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包括劳动力、融资等经营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大,我国传统的产业竞争优势在削弱。

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正逐渐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增长点。2014年,铁路机车、通信设备出口增速超过10%。

专家分析,在这种背景下,要以中国装备“走出去”为突破口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推动更多高附加值的中国制造、中国标准到国际市场竞争,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以此实现出口升级和产业升级。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企业利用国内装备在境外建设上下游配套的生产线,实现产品、技术和合规标准“走出去”;支持企业境外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加强境外投资监管,规范企业经营秩序,坚决防止恶性竞争;注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带动当地就业,加强人员培训,做好后续服务。

“这些措施都非常有针对性。中国正从投资输入国变成投资输出国,必须尽快转变思维。”王志乐说,中国企业不仅要整合国内资源,也要参与整合全球市场资源。“走出去”必须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只有兼顾企业自身发展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互利共赢格局,才能把我国优势产能和装备打造成国家新“名片”。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能源局发布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意见函
下一条: 霍尼韦尔UOP第二套丙烷脱氢装置在三锦石化成功开车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