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水泥需求的拉动下,全市石灰石资源的消耗量也迅速增长。根据生产1吨熟料大约消耗1.55吨石灰石推算,2007年石灰石消耗量约545万吨。2010年益阳市水泥熟料产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800万吨,未来石灰石资源储藏量与消耗量之间的矛盾将愈加突出。
2、产业结构不优
2007年全市规模工业水泥生产能力为445.2万吨,落后的机立窑占85.4%,而新型干法水泥仅占10.1%,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低44.9个百分点。全市共有水泥企业30家,平均生产能力仅为14.8万吨/年,绝大部分属落后的机立窑生产工艺,新型干法窑1家;其它28家水泥企业除1家粉磨站以外均为立窑企业,立窑企业中,只有1家企业年生产能力上了30万吨,其余均是12、8.8或4.4万吨生产线,而且不少生产线工艺不配套,生产能力达不到,属国家将要淘汰的生产工艺。落后生产工艺广泛存在,导致益阳市水泥工业显现出能耗高、资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
3、单位能耗偏高
2007年益阳市吨熟料平均烧成煤耗为159.2千克标煤,吨水泥综合电耗为94.9千瓦时,水泥平均综合能耗为142.3千克标煤。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益阳市增加值能耗是全国的1.6倍左右。水泥生产包括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三个环节。益阳市与全国水平的能耗差距主要体现在熟料煅烧环节上,吨水泥熟料烧成煤耗比全国高25.9%,即多耗32.8千克标准煤。造成能耗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立窑水泥能耗高、比重大。502.08万吨水泥中立窑水泥所占比重高达84.1%。新型干法窑熟料烧成煤耗为124.3千克标准煤,低于全国水平;而机立窑吨熟料平均烧成煤耗约为164.1千克标准煤,是全国的1.30倍。
4、节能利废开发不足
水泥制造业具有较大的节能利废优势,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承载行业。目前,东方水泥公司等企业使用石灰渣和煤矸石取代黏土和硅质材料,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益阳市水泥工业整体节能利废尚处于起步阶段,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开发。2007年,全市规模工业回收利用各类能源微乎其微,水泥工业节能利废潜力亟待充分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