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特别报道 >> 环保行业迎大发展黄金期 绿色投资每年或超两万亿
 
环保行业迎大发展黄金期 绿色投资每年或超两万亿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李彪 时间:2015/10/15 
环保企业正在向做大做强跨越,环保领域的上市融资步伐加快。

近日,财政部联合中国建行等10家机构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800亿元的中国PPP(公私合作)融资支持基金,将为PPP模式推广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通过拓宽PPP项目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并减少社会资本出资规模,提升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PPP模式推广的加速。

同时,从财政部公布的两批共236个PPP示范项目来看,环保类项目占有主导地位。有专家表示,中国未来5年所需的绿色投资,每年至少两万亿元。

清新环境董秘蔡晓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近两年来,上市环保公司通过重组并购再融资比较多,还有其他一些环保公司通过PPP,也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

但是,对于众多还没有上市甚至是在上市路上的环保企业而言,要想取得较大规模的融资仍旧困难重重。而在今年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六届清馨奖论坛上,上市融资将是业界讨论的四大重点话题之一。

环保企业上市融资路变宽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环保行业正迎来大发展“黄金期”,培育出一大批上市企业、龙头企业也成为环保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融资渠道也在逐步放宽。

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其中提出,在国家批准的业务范围内,加大对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努力为生态环保、农林水利、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提供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同时要求,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私募等方式发起设立主要投资于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区域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可以使用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内的财政性资金,通过认购基金份额等方式予以支持。

随后,北京、重庆、河北等众多地区都出台了地方版的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

与此同时,今年6月,贵州省环保厅由副厅长带队赴重庆调研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工作情况,今年9月,重庆市环保局与山东省环保厅就环保投融资改革相关工作进行座谈。地方政府部门间的频繁互动,反映出了地方政府对环保投融资的重视。

早在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副巡视员冯良就曾指出,发改委将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并鼓励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上市融资。

蔡晓芳表示,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流程简化,再融资比以前更容易。同时,环保企业有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很多金融机构都在针对绿色信贷出台利好的优惠政策。

降成本还需更多政策落地

“公司在上市之后的融资环境比上市之前要好得多,现在很多金融机构主动来和我们合作,我们可以从中选择更优质、更低成本的资金。”蔡晓芳认为,这是公司上市之后,上市公司的平台在融资上面带来的便利条件之一。

然而,环保企业在上市之前的融资之路并不好走。

一位环保上市公司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公司在上市之前为一个风险较好的项目融资几亿的资金,当时几乎找遍了北京所有的银行都未能获得资金,最后还是在南方的一个银行获得融资资金。

实际上,对于一些小型环保企业而言,“找钱”成为不得不面对的大难题,很多小型环保企业甚至为几十万、上百万的融资一筹莫展。

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虽然环保领域的市场前景看好,但是,环保领域的投资收益并不高,获取收益的周期较长,并不受社会资本青睐,再加上小型环保企业的风险较大,其融资难度自然较大。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曾表示,中国未来5年所需的绿色投资每年至少两万亿元,其中政府预算只有10%~15%。

当前,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性政策措施,但是,融资难、成本高依然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蔡晓芳表示,目前还没有享受到太多绿色信贷带来的切实的优惠,接下来,在金融机构支持、政策落地、成本降低上还需更多有力的措施。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互联网+”英特尔,实现端到端的智慧能源管理
下一条: 兖矿煤制油项目是怎么凉的:内部称管理层摇摆不定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