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 2024亚洲金属建筑设计与产业博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论坛 >> 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执行什么环保标准
 
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执行什么环保标准
来源:中外对话公众号 作者:刘琴 时间:2016/10/26 

中外对话就“中国企业走出去,应遵循什么环保标准”提问,3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回应。

使用超低排放技术的天津煤气化发电站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无论是对中国还是沿线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充满风险。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也会对全球环境特别是沿线60多个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如何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控制环境风险,中国政府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将会涉及到数万亿美元的投资,这些投资将主要集中在铁路、集装箱港口以及发电站等基础设施方面。毋庸置疑,这些建设将会带来重大环境影响,与此同时,企业也承担一定的环境风险。如何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控制环境风险,中国政府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年9月21日,由乐施会、全球环境研究所等8家中外机构共同发起的 “中国绿色领导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项目在北京启动,呼吁中国政府发挥“绿色领导”作用。

中外对话在启动会上就“中国企业走出去,应遵循什么环保标准”提问,3位专家分别从技术、政策、金融、制度等不同角度给出了回应。

推广先进标准,赢得更多市场

柴发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把中国国内比较成熟、先进的标准推向国外,能够增加中方在国际谈判中的砝码。对企业来说这个标准执行起来也没有问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给我们赢得市场。

以火电标准为例,中国现在已经能够做到“超低排放“,就是燃煤电厂的排放已经能够达到燃气电厂的排放指标。这是最近10年中国持续科技研发得到的创新性结果。在中国,许多电厂已经在推行了,并非个例。如果国家能够在财政上给使用这种技术的“超低排放”企业一些经费和补贴就更好了。

不能低于所在国标准,分行业制定进入准则

李天威(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总工程师)

中国的企业走出去首先要执行当地标准,入乡随俗、不能低于他们的标准。至于要不要实行更先进的环保标准,这要基于国际准则、区域需求和技术可行性这3个方面来制订一系列的标准和准则。

如果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要根据别人的需要来确定要不要上一个“超低排放”项目。中国不是所有行业的环保技术都很先进,还有很落后的,所以要分行业制定企业走出去的环境指引和准则,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标准和准则。

一些要求即使中国国内不执行,到了国外也得执行。比如关注生物多样性、关注气候变化、关注公平、关注贫困等,这些问题中国企业在国内可能不怎么关注,国内做项目没有这些需求,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不在行的。在中国国内,只要找到市长、书记,这些问题就算解决了。但到了国外就不一样,找到省长市长都没用,所以出了国门就要倍加小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全球准则都要求的情况下,中国需要基于一些国际准则来制定走出去的标准和准则。

不要低于中国标准,不好的企业不能走出去

叶燕斐(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

关于生态保护、社会风险、征地拆迁等,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IFC)有8个绩效标准(performance standards on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中国金融机构应该去关注,企业也应该关注。

牵涉到社区利益相关的交流,要让社区有充分的知情权,还要有专人负责申诉问题的解决。这些在国际上是很常规的做法,但国内没有这些绩效标准,中国需要参考国际做法。

刚才提到的“超低排放”,可能有些国家不需要,但在燃煤效率方面,应该采取中国的先进标准。

企业走出国外,至少不要低于国内标准。有好的标准就可以限制技术能力差的企业走上“一带一路”。要让技术能力好的企业走出国门。如果让不好的企业走出去,就会搞坏中国的形象,声誉一旦毁坏了挽救回来就非常困难,所以政府机构要对企业走出去的技术标准进行严格控制。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发电企业如何应对碳交易:每年再增5亿元成本
下一条: 核电管理条例不能含糊和回避的几大原则问题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