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从末端治理到纵向整合 双轮驱动加速环保崛起
 
从末端治理到纵向整合 双轮驱动加速环保崛起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时间:2017/2/15 

中国环保产业似乎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持续发力的利好政策与财政支持便是有力佐证。但在众多业界资深人士看来,能够在经济大势潮起潮落之中,紧跟市场脚步,以积极应变来保持稳健发展,这正是当前环保行业亟需树立的观念。

面对国际化、资本化、互联网+、生态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国的环境产业进入到新时代,时空在加速,产业在重构,格局在变化……如今,中国正通过不断创新政策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加码节能环保产业。据财政部的公开消息称,仅在2016年,中央财政拨付专项资金338亿元用于治理水、土、气,以打造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节能减排新模式。

众所周知的是,与传统行业不同,环保产业的特殊性在于,环保是政策拉动型与法规标准倒逼型产业。在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看来,任何产业都将最终走向市场,而环保的特殊性,即其市场规模主要取决于国家节能环保目标,并通过政策利好+市场之手双轮驱动发挥作用。

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由“点”到“面”、由单项政策到政策集成,2016年,中央财政共拨付专项资金131亿元,对纳入中央储备库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项目予以支持。另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自2013年起,中央财政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共安排254亿元,支持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治理雾霾。2016年下达专项资金112亿元,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落实“大气十条”。同时,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将资金安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据《人民日报》报道,2016年,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央财政整合原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等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当年拨付专项资金95亿元,重点支持38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域治理示范延续工作;支持各省负责统筹用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污染土壤修复与治理等;支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亦是此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据悉,财政部选择贵州省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试点,下达补助资金2.3亿元,由贵州省统筹用于建立健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长效机制,目前该试点项目已初具成效。

而事实上,除了密集释放的中央财政支持外,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节能环保已步入真需求时代。众多业界人士指出,“十三五”期间,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在环保法、“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中便可窥见一斑。国家的重视、政策的明确,环保产业由此迎来效果时代,环保产业需求也将变宽、变真。

具体来看,环保产业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被打开,环境治理服务向纵深发展,大量的环境治理需求有望得以释放。基于此,以环境修复为核心的黑臭水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环境监测设备等为代表的细分领域,将迎来真产业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从提供末端治理服务向物质能量转换、链接的转变,“十三五”期间的环保愈发成为一个新产业的起点。

“未来5年,环保产业应使环境产业链持续延伸。”何炳光进而指出,在近年来的市场征程中,环保逐步形成了发展规律与一定的市场规模,并购整合不断规范市场。公开资料显示,仅在2015年,便有130余家企业参与了并购,通过纵向整合,一批在技术集成、工程建设、设备运营、投融资能力等方面拥有雄厚实力的环保中坚力量。

随着“供给侧改革”在经济领域掀起一股新的潮流,追求效率,准确判断需求将是包括环保产业在内所有行业的努力方向。而未来的环保产业,将由市场主导技术革新,以实现个性化服务的产业刚需。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广州启动大气轻度污染管控预警
下一条: 环保部将专项督查18个城市空气质量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