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特别报道 >> 内陆核电站"破冰"仍无时间表
 
内陆核电站"破冰"仍无时间表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马卓敏 时间:2017/2/23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日前表示,我国内陆核电站有望于“十三五”开工,但他也透露,内陆核电站建设尚无明确时间表。

事实上,几年前我国内陆就已经开展了核电站的前期准备工作,但至今仍被冰封。目前为止,包括发改委在内的核电政策主管单位未予以明确表态。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建刚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其实我国早已具备建设内陆核电站的技术能力。

那么,是何原因导致我国内陆核电站的开工始终悬而未决?

多因素须考虑慎重

众所周知,美国约有100座商用核反应堆在运行,且一大部分是在内陆,法国也有一多半核电站在内陆。谈及我国内陆核电站建设迄今无法破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蒋蔚介绍,在核泄漏问题上,国家要求的是“实际消除”。“但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零概率。”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胡珀表示,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我国核电的影响很大。“日本本身是地震带,本就不应安装如此多的核电机组,且由于技术是前两代的老式技术,所以受外部影响更大。”他坦言,日本上次地震和海啸叠加,为我们的电站设计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在选址上就做到万无一失。”

“福岛核事故充分说明,不管多少道安全屏障,核电站都有可能被摧毁,而且是以未知的方式被摧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郭赟如是说。

据介绍,我国计划在内陆建设的核电站为第三代核电站,采用的是非能动安全原理,且设置了严重事故缓解措施。

“无论是第几代核电站,就像捷达、奥迪、宾利,都会出事故,只是概率不同,更关键的是司机。”郭赟认为,我们对核安全的重视,更要体现在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上。

“此外,我国还要在人口、密度、地质和气候条件等方面,与世界上其他建设有内陆核电的国家进行综合对比、全面评估。”李建刚告诉记者。

胡珀认为,最终还要看政策导向。“内陆省份由于资源贫乏,为解决用电问题,很想建核电站。但核电站建设周期漫长且前期投资巨大,浪费太多。”

冷却问题不容小觑

除上述因素外,王毅韧还表示,内陆核电站建设要考虑内陆地区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极端干旱、极端降雨等。

据了解,内陆核电站选址如不解决水问题,潜在风险极大。

“内陆和沿海核电站的冷却方式有所不同。在内陆地区因为没有足够多的冷却水,所以主要依靠冷却塔的形式进行冷却,核电厂堆芯要得到充分冷却,才不会出现严重运行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志指出,除了冷却问题,内陆核电站跟沿海核电站并没有本质区别。

胡珀表示,内陆与沿海核电站在大构件上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沿海核电站是使用海水进行冷却,内陆核电站则是采用几十米高的风能塔进行冷却。“风能塔是风与水并用,既往塔里进风,也进水。美国有很多内陆核电站都采用此方法,内陆水不充分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大气换热进行冷却。”

当然,因人为因素导致冷却水减少而堆芯熔化的三里岛核事故,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蒋蔚表示,在这方面我国核技术目前正在向“无人干预”发展,只要出事故,堆芯自动维护三天以上,后续措施继续跟进。

安全举措切忌麻痹

“2011年后,中广核和中核都改进了自己的安全技术,目前采用的都是最新一代安全技术。”但胡珀也警示,一般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时,多少都会有气体跑出。“过去,我们对核安全事故的处理主要是撤离多少公里以内的人,核泄漏危害的主要是大气,对大气我们能做的不多。”

虽然目前我国已积攒了相当多堆年的经验,但蒋蔚认为,我国急需在国内建立起自己的核应急机制和应急队伍,以便在发生核泄漏时能及时适当地进行处理,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陈志也提醒,内陆核电站只要发生核泄漏,肯定会危害地区安全。但核电站应急有一定的范围,有的范围是跨地区的,要处理好不同地区间应急的协调性。

“核电站是否发生核泄漏,跟核电站运行水平也有很大关系。第三代核电站从原理上确保了核电的安全性。”陈志表示,即便这样我们还要严格按照核电建造标准和规范来建设核电站,要让具有合格核电操作资质的人员来操作核电,切勿出现疏漏。

蒋蔚指出,我国还应建立起完善的核安全监测网络,鼓励创新,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体制。另外,还要做到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及时将最新的信息发布,对普通民众进行相应的科普宣传。

“一旦有数据可查,拿实际数据与国际环境辐射标准比较,就能发现核电站并不可怕。”反之,蒋蔚认为,如果没有真实数据,对公众缺乏说服力,更容易引起民众的抵触心理。

此外,郭赟呼吁,或许还应为处在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投上一份特殊保险。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荆州叫停十亿元光伏发电项目
下一条: 内蒙古被列入风电建设“红牌区” 投资意向“东南飞”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