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在过去的几百年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几乎是毫无节制地发展着。大量的建立在碳燃烧基础上的工业化进程,极度地污染着空气,污染着水,排放着温室气体。应该说,今天的地球,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现在还没有办法去另开辟一个生存空间。如何让我们的后代在这样一个地球上很好地生活下去,确实是人类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环境权益交易已在实践
究其实质,这是一个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由“二排”造成:一个是排污,即对水、空气的污染。另一个是二氧化碳排放,今天的工业文明,是建立在碳燃烧基础上的一种脆弱文明形态,所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了温室气体,如何改变这种危机是人类社会极为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
国际社会已经觉醒,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排污、排放,如已经有了《京都议定书》。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也已成为世界排污、排放大国之一。中国的排污、排放,既是我们发展的代价,也是我们发展的资源。中共十七大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对于我们中国的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的一个升华。
历史责任与现实义务应当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应当平衡。在改善一个国家环境问题方面,要形成一个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需要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并重。行政手段是引导,法律手段是规制,经济手段是平衡。因为环境的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最终解决还是要靠市场机制来解决。
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已经有成熟的国际经验,比如说美国二氧化硫交易、国际上的CDM的交易等等,都是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这是一种好的实践。
所谓环境权益就是企业减少排污、排放形成的权益。不是说排污就可以交易,而是排污的减少是一种企业权益,可以交易。目前我国排污权交易已经开始,CDM项目已经开始实践,但是这种交易分散、低效,信息方面不透明。在这种交易状态中,企业处于不利的位置,交易链条长、成本高,实际上是我们发展资源的一种浪费,是企业价值的一种浪费。现在需要一个公开的集中交易平台,我们应该建设一个全国性公开市场,促进排污排放交易规范化、透明化地进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提高企业环境意识和谈判地位,以市场手段引导企业顺应国家政策,促进企业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最大限度保护我国环境战略利益,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形成多赢的格局。
积极筹建环境交易平台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包括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推动改善环境,一直在思考设计在北京设立国家级的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中国监管机构的集中办公地,市场要素完整,国际上主要的中介机构和金融企业都集中在这里。人力资源非常集中,有利于国际交易的拓展。北京产权交易所长期实践积累的非标准权益交易的经验,构成很好的支撑。
在刚刚发布的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积极争取建立气候交易平台,支持北交所探索建设环境交易平台。正在筹建的“北京环境交易所”由北交所代表北京市,与中央相关权威部门合资成立一个公司制的交易平台,最终形成国家级的环境交易中心市场。
我们不仅仅是北京队,更是首都队,也是中国队。我们的业务策略是排污与排放并举,排污先行;技术交易与权益交易并举,技术交易先行。突出国际化特色,与相关机构搭建国际的环境技术权益交易平台,与国际主要的排污、排放交易机构合作,成为国际重要的排污、排放交易中心。
我们近期的业务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开展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交易,把国际国内先进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技术,通过这个平台推广出去,成为国际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技术的中国重要接口。
第二、探索排污权交易,这主要指二氧化硫和COD交易。
第三,在适当条件下用市场方式推进碳交易。我们紧跟国家气候谈判的节奏,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分阶段有节奏地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