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电力行业 >> 首都核心区全部实现电缆供电
 
首都核心区全部实现电缆供电
来源:中电新闻网 作者:孔剑菲 时间:2017/12/18 

12月13日凌晨2时,零下11摄氏度,北京市西城区二环边的白云路,寒霜氤氲街道,伴随着手指冻麻至无知觉,杆顶作业的电力工人小张又一次无奈地停下手中拆除电杆的活儿,向着双手用力哈了几口热气。

同一时间,在白云路上的另一处电杆点,施工吊车的轰鸣声打破凛凛夜晚的寂静,不见嘈杂凌乱,没有尘土飞扬,队长李宁扯着嘶哑的嗓音,睁着熬红的双眼指挥刚拆除的废旧电杆落进卡车运离现场。

进入12月,首都核心区架空线入地工程进入集中撤线拔杆阶段。然而,为最大程度减少对市民用电的影响,施工都在每日凌晨0~5时进行,4600余人次的施工人员分布在各作业点。

记者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了解到,截至12月14日,首都核心区58条道路架空线入地工程全部投产送电。西直门南小街、樱桃胡同等14条道路已经率先完成撤线拔杆任务。

先建后拆,4600余人次零点激战

线缆入地,撤线拔杆。作为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之一的架空线入地工程,2017年,北京市启动了“电力架空线入地大会战”,要求首都核心区(东、西城区)范围内,58条、50.61公里道路两侧的电力架空线入地,整体工作量是“十二五”期间全部工作量的5倍。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架空线入地实施的高峰时期,国网北京电力在2097个作业点同时开工,最高时单日投入人员就有4700余人。眼下的撤线拔杆任务,因涉及近3000基电杆,目前已投入4600余人次之多。

据悉,为最大程度减少对市民用电的影响,国网北京电力在此次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中采取先“建”后“拆”的方式,只有建好一条同路径的地下电缆线路后才拆除架空线路。

“任务量确实很重。”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架空线入地工程党员突击队队长李宁感慨地说。

记者13日凌晨现场采访时也注意到,由于大部分道路白天行人车辆密集,施工作业只能在夜间零点以后进行,然而目前夜间气温很低、能见度也差,特别是最近一周气温持续走低,夜间温度均低于零下10摄氏度,但为了行动方便,工人们只能穿棉质工作服,为了能套上绝缘脚扣,工人们都不能穿棉鞋,头上只戴着一顶安全帽。施工作业非常艰辛。然而,就这样,一晚上一条道路9个人组成的施工队也仅能拔除8基电杆。“此外,目前大部分电杆上的三线搭挂现象还比较严重,协调起来很困难,暂时还不具备拔除条件。”李宁补充道。

记者获悉,为协调三线搭挂问题,北京市成立了由市交通委路政局、市公安局交管局、东西城区政府等单位组成的架空线入地协调推进组,目前已入驻国网北京电力。下一步,国网北京电力也将在个别路段利用10时至16时之间的时段组织撤线拔杆,进一步提速拔杆。

至“十三五”末,首都核心区全部实现电缆供电

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电线杆上的附属配件进行气焊切割。 范超 摄

美化胡同、腾出空间、降低隐患,工作好不好,百姓说了算———

“这个活儿好啊,电力设备入屋子,胡同敞亮了”“以前每个杆子上都有数十条线太乱。现在清爽了,街道特别干净,不挡天空了”“家门口的改变才是最美的风景”……

记者多处走访发现,架空线入地完工之处,周围的百姓赞美连连。他们切身感受到,街道的“风貌更新、风韵更浓”。在已改造完成的栅栏商业区樱桃斜街、西直门南小街等路段,电力线、通信线混杂而成的黑色“蜘蛛网”消失了。仿古式箱式变压器或被安装进屋里,或结合当地街道文化特色设计外观,电力设备“隐形了”,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和谐。

据悉,在本次集中大规模实施架空线入地工程的同时,国网北京电力将“国际一流”电网建设相结合,同步推进智能配电网建设改造。至“十三五”末,首都核心区主次干路将全部实现电缆供电,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9%,年户均停电时间低于5分钟,首都核心区将打造成为“安全可靠、智能互动、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国际高端智能配电网示范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电改第三批试点将启 明年试点项目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
下一条: 电力造价咨询行业发生重大变革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