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看三大汽车集团如何响应节能减排号召
 
看三大汽车集团如何响应节能减排号召
时间:2008/3/28 

  随着3月初全国瞩目的两会召开,汽车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成为会上的热门人物,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更成为被热议的话题。本次两会的提案中,代表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关于汽车行业发展节能环保的课题,成为两会中的“一号议案”。而在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中,并称三大集团的东风、上汽、一汽可谓带队的龙头老大,且看他们都是如何响应节能减排政策号召的。

   东风:节能环保汽车研发坚持不懈

   说起汽车行业节能环保的领跑者,非东风汽车莫属。早在2001年,东风便成立了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节能环保车型的开发。并联合各合资公司陆续推出新型清洁能源车,油电混合动力车。目前市场热销的东风本田思域便是混合动力的代表车型。传统车的开发上,也以节能环保为基调,减少油耗为目标。如去年推出的首款自主品牌家用两厢车风行景逸,便是当之无愧的“节能冠军”。作为一款超规格大两厢家用车,景逸的出现在两厢车市场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应用多项国外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风行景逸拥有时尚的外观,超大灵活的空间和多项人性化升级配置,采用国内率先加装的德国博世电子节气门的超前技术,使1.8排量的车型实现了百公里耗油仅5.7升,在同级别车中实属罕见,尤其是对于这款强调品质与安全性能的景逸来说,1.5吨的整车质量能保持这样的经济油耗确实功夫了得。在节能环保呼声日趋强烈的今天,减少油耗已不仅仅是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更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以景逸为代表的节能环保车正是顺应了市场和政策的发展趋势,引导着家用车的发展潮流。

   上汽:新源动力战略凸显节能决心

   世博会汽车全球合作伙伴之一的上汽近期在车市中的表现十分活跃,去年旗下主打自主品牌荣威闪亮入市,下半年的“上南合作”更是成为震动中国汽车行业的大事。在节能环保问题上,上汽自然也不甘落于人后。去年上半年签署了入股新源动力及与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战略合作协议,全力开发新能源动力车。生产能耗上也制定了到2010年实现万元工业产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35%,在2010年实现混合动力轿车产品商品化的目标。上海大众各类车型均比国家法规规定的时间至少提前2年达到排放法规要求,始终以“节能先锋”的姿态展现在公众面前。而上海通用不久前启动的“绿动未来”战略更成为全方位绿色节能的战略指导。

   一汽:汽车生产、使用“双节能”

   一汽作为中国国有特大型企业,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祥地,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与多个国际著名汽车品牌拥有合资子公司,产能巨大,自然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大户。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和节能政策的出台,一汽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应用新技术,使生产的综合能耗持续下降。除了在生产环节实现大幅度节能降耗,更在制造节能环保型车上下了不少功夫。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形成产品,如红旗混合动力车,一汽丰田的普锐斯。合资品牌一汽奥迪也在奥运年开设“绿色驾驶,菁英训练营”,从驾驶习惯开始指导驾驶者如何操作更加节能环保。怀着“让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汽车”的产业梦想,一汽在努力推出更能接近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时,也在节能环保之路上不停地探索。

   昔日德国红黑军团的三驾马车带领着德国队获得无数殊荣,风靡了几代球迷。而今东风、上汽、一汽正如中国汽车行业的三驾马车,以强大的动力和实力带动着国内汽车市场不断向前发展,在全球呼吁节能环保的背景下,均以领军突围的姿态做出表率,积极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带领着整个市场在两会节能号召的指导政策下健康发展,加速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金山热电投巨资节能减排 取代苏家屯百台小锅炉
下一条: 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上海召开节能减排工作会议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