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 2024亚洲金属建筑设计与产业博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电力行业 >> 全国政协委员李子颖建议 要加紧开发海外铀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李子颖建议 要加紧开发海外铀资源
来源:中核集团 作者:胡春玫 时间:2018/3/9 

3月6日,北京丰大国际酒店的委员会客厅热议不绝,成为委员们畅谈提案的一方天地。按照约访时间,刚一入座,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就开门见山地说,“天然铀是一种军民两用战略性资源,对我国国防安全和国家能源安全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加强国内勘查、建设铀矿大基地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掌控并开发海外铀资源是确保我国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国际铀价持续低迷,海外开发迎来难得收购机遇期之际,他呼吁,“加紧海外铀资源掌控和开发布局,加大对海外铀资源开发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我国铀资源保障。”

安全稳定铀资源供应是核电发展基础

李子颖强调,“安全稳定的铀资源供应是核电发展的基础。”但根据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和产能规划,国内商用供给无法满足我国核电未来10-15年对天然铀的需求。为此,他还“算了一笔账”: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计有望达到1.2-1.5亿千瓦,当年天然铀消耗量将达2万多吨,需要的铀资源储量达3万吨。

此外,随着我国核电“走出去”步伐逐年加快,天然铀供应保障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面对这一形势,李子颖认为,建立“国内生产、海外开发、国际贸易和战略储备“四位一体”的天然铀供应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近年来,国际铀价持续低迷,天然铀企业经营困难,绝大多数铀矿山都处于亏损状况,部分企业战略调整有意出售铀矿项目或股权。“市场深度调整带来的宝贵机会窗口十分难得。”李子颖反复强调,“这为中国企业海外铀矿收购提供了迅速扩大控制资源、提升产能的良好机遇。”

而“依托海外铀资源勘查开发项目还可以进一步带动核电、核技术应用等产业合作,有利于实现我国核工业全产业链“走出去”;有利于带动我国高端装备出口、稀缺资源开发等其他产业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实现互利互惠。”

建立稳定可靠的海外铀资源基地正当时

采访中,李子颖还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掌控海外铀资源的重要性:全球优质铀资源集中掌握在少数西方国家手中,依赖国际贸易方式将面临因国际形势剧变而中断供应的高风险。另外,从中长期核电发展来看,天然铀需求将会上升并出现缺口,现有铀矿山特别是低成本矿山的产能将得到释放,并需要新增产能满足需求。由于资源项目具有开发周期较长的特点,若现阶段不加快掌控资源和收购具有较低成本的铀矿山,当未来铀价大幅反弹时,掌控资源和项目收购成本也将大幅提高。

为确保我国核工业发展铀资源安全,李子颖建议,紧抓国际铀价处于“筑底期”、行业深度洗牌及“一带一路”机遇,实施风险勘查、项目并购,建立稳定可靠的海外铀资源基地,打造我国核工业发展和核电“走出去”的海外“粮仓”。

他还呼吁,维持适量的国家天然铀储备,能够在出现全国性铀资源供应短缺与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况下,平抑价格、抵抗风险、保障安全。同时,给予海外铀资源勘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和企业开发税收优惠鼓励措施,制定海外铀资源开发信贷优惠政策和保障性收购政策。

在今年两会上,李子颖还递交了“关于完善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置组织机构体系的建议”的提案。

他建议,“增强国家放射性废物管理机构和监管机构的能力,全面履行国家责任;设立国家放射性废物处置执行机构,全面承担放射性废物处置实施工作;落实省级地方政府放射性废物处置责任,破解低放废物处置场选址困局。”

除此之外,李子颖在今年两会上还呼吁,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地矿“走出去”、加强协调实现地矿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等。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电力能源行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大有可为
下一条: CAP1400:让中国核电“走出去”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