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发改委: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在保增长中得到进一步加强
 
发改委: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在保增长中得到进一步加强
时间:2009/5/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赵家荣4月30日说,去年四季度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冲击,中央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在保增长中,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得到进一步加强”。

      赵家荣在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在制定和实施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强调保增长要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内容,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的体会是,节能减排工作丝毫没有放松,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大,效果继续显现。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9%,降幅同比提高0.27个百分点。”她说。

      赵家荣说,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在5大方面采取措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这些措施包括:加大对重点节能减排工程的投入;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

      她说,去年四季度以来,在新增2300亿元中央投资中,国家安排节能减排投资195亿元,包括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工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

      赵家荣说,为推动节能减排,去年四季度以来,在落实新增中央投资中,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管理规定,严格用地、节能、环保要求,遏制“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今年第一季度,钢铁行业投资同比下降6.4%,有色、石油石化行业投资增幅同比大幅下降。

      她强调,经国务院批准出台的10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都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根据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新增产能必须以淘汰落后产能为前提;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要由目前的670千克标准煤下降到620千克标准煤;未来三年再淘汰落后炼铁产能7200万吨、炼钢产能2500万吨。

      与此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去年四季度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211万千瓦,今年计划淘汰1500万千瓦。同新建的大型火电机组相比,小火电机组往往技术落后,没有安装脱硫装置,生产同样多的电力不但需要消耗更多的煤,排放的污染物也多。

      在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和财税政策方面,去年底,国务院出台了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颁布了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间专家认为,新修订的增值税政策对企业在更新技术设备方面的投资提供税收优惠,此举旨在鼓励企业淘汰能耗高的设备,有利于节能减排。

      今年初,财政部调低了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国家还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支持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

      赵家荣认为,上述政策对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是有力的促进。

      在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方面,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对省级政府2008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价考核,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

      她说,国家还加强了对各地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去年底,对未完成2007年度节能目标的地区,以及环评区域限批的地区开展了节能减排专项督察。今年2月,对部分地区自行出台的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政策进行了清理,要求3月15日前全面停止执行。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发改委:内地3年内淘汰低效冰箱3000万台白炽灯6亿只
下一条: 发改委:新增中央投资重视节能环保项目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