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标准箱的西红柿产量提高了5公斤,而且口味好,菜贩子争着收购俺种的‘环保菜’。”兴庆区掌政镇茂盛村村民于建忠种了20年的蔬菜,没想到沼气废料加工后的绿色肥让自己的地如此“争气”。兴庆区积极引进企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昔日的气渣、秸秆、各类畜禽粪,经过无害化处理变身成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具的农业新宠,节能减排从“车间”走进“田间地头”,传统农业经过生态循环后尽绽芳容。
“过去沼渣满了,要清掏还得花钱雇人,最后露天堆置,再加上秸秆、禽畜粪便,把农村的沟渠、道路、地头搞得到处脏乱臭。”兴庆区能源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兴庆区目前有各类养殖场172个,畜禽饲养量126万头(只),年产畜禽粪便41万吨,有沼气池3000座,产生沼渣、沼液等废弃物8万吨,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矛盾日渐凸显。去年,他们启动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区)创建活动,引进企业对畜禽粪便和植物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有机肥和育苗基质,项目年处理畜禽粪便4.5万立方米,生产优质基质100万袋和生物有机肥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50万元。
“只要一插卡,农民就能将沼肥直接浇灌到田里。”达洁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有机肥已经覆盖了兴庆区的6个蔬果园区。该项目年处理沼气废渣、废液5万吨,覆盖2000多户沼气用户。“2007年使用后,地肥了,作物病虫害也少了很多,光农药花销一年就能节约200多元,比起使用化肥,一年能省2000元左右。”于建忠说。
“不仅如此,年产3万吨沼气绿肥的深加工厂项目还可解决160人的就业问题。”达洁环保新能源公司的负责人李明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