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湘潭将在3年时间内,投入2000万元支持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昨日,《湘潭市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方案(2008—2010年)》正式出台,湘潭市计划将在3年时间内,以湘江流域和湘乡工业区的环境改善为核心,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防治湘江污染是三市共同责任
“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湘潭,在长株潭三市的节能减排工作中,相比长沙、株洲两市的地理位置来说,责任尤显重要。”湘潭市科技局办公室杨胜辉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辨证地谈到了三市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地理位置差异。
长株潭三市共饮“母亲河”湘江之水,防治湘江污染是三市的共同职责。在三市中,地处湘江中游的湘潭,节能减排责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湘潭将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并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部分节能减排技术领先全国
说起湘潭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杨胜辉主任一口气如数家珍般地提到了许多。例如,在交通领域,湘潭突破了混合动力汽车的一批关键技术;在钢铁企业,重点推广了“三干三利用”技术(即焦炉、转炉和转炉煤气干式除尘技术及对水、煤气和固体废渣的综合利用技术)。此外,湘潭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热电联产项目,采用循环锅炉后,遵循能源梯级利用原则,年节省原煤1.1万吨,节水60万吨。
湘潭还在国内率先抢滩风力发电装备市场,湘潭电机集团突破了兆瓦直驱式风电机组的整机系统集成、机组控制系统及大型直驱低速风力发电机制备三大技术瓶颈,成为全国最早确立的三个风力发电整机制造产业化基地之一。
2000万元打造“1126工程”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到2010年止,湘潭市将投入2000万元科技资金,实现节能减排“1126工程”。具体目标是:攻克10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推广10项实用技术,开发20个科技新产品,实施6项重大集成应用示范工程。
湘潭将开发20个节能减排科技新产品,其中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及配套设备,交流驱动百吨级矿用自卸车,滚轮驱动无机房电梯,矿用智能局部通风系统及装备,高效节能环保型沼气灶具及配套设备,大功率LED节能灯具和高效Y系列节能电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