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国际能源机构:金融危机将对石油需求形成持续压制
 
国际能源机构:金融危机将对石油需求形成持续压制
时间:2009/7/2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抑制作用,未来几年内不会出现供应紧缺导致石油危机的情况。 

  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IEA)29日发布的《中期石油市场报告》显示,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抑制作用,2008年至2014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年均增幅将仅为0.6%,其间不会出现供应紧缺导致石油危机的情况。

  不过,报告同时强调,石油需求疲弱并不代表国际油价能够在中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考虑到投资减少和资源国有化等其他因素在过去几个月损害了市场供给,一旦全球经济增长率恢复至衰退前的3%,原油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扬。

大幅下调中期需求预期

  在报告中,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到2013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将为8790万桶。这意味着该机构将其去年12月时的预期下调了330万桶,下调幅度高达3.7%;与该机构一年前的预期相比,上述报告内容更显示出了624万桶的日均需求量下调规模和7%的下调幅度,同时否认了石油危机在其间出 现的可能性。根据国际能源机构去年7月的预测,2007年至2013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的年增长率为1.6%左右,且全球石油市场会在2010年左右出现紧张局面。

此外,报告还显示,如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的,到2014年世界经济将恢复到5%的增长,全球原油需求量当年将达到每天8900万桶。

  此前自去年8月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持续重度打压下,国际能源机构连续多次下调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的预期。就在上月中旬,国际能源机构还在10个月来首次上调2009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预期的同时强调,今年的原油需求与2008年相比,仍将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

油价“无视”需求疲弱

  就在国际能源机构下调全球原油中期需求预期的同时,投资者们却对上述疲弱预期置之不理。当日,纽约商交所8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收盘上涨2.33美元至每桶71.49美元的近两周半以来的最高位,涨幅为3.4%;伦敦ICE期货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收盘上涨2.07美元至每桶70.99美元,涨幅为3%。

  《华尔街日报》指出,国际油价在29日的大幅上涨更多是受到即时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在偶然因素之外,长期数据则均支持着国际能源机构报告所暗示的结论,即经济衰退的影响及提高能效的努力,可能使未来的原油价格难以大幅上涨。根据阿尔及利亚石油部长查基布·科利勒29日在一个会议上披露的数据,目前的全球石油库存水平过高,已经足够各工业国62天的消费量;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目标则是52天。

  此外,英国《金融时报》还指出,需求增长的放缓意味着,作为国际油价关键缓冲因素的欧佩克富余产能,明年预计将达到每日778万桶,相当于全球需求的8%。国际能源机构去年预计,急剧增加的能源消耗,将使富余产能下降到每日167万桶。

经济回暖或助推油价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国际油价很难因为石油需求的疲弱而保持相对稳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国际石油月刊》顾问卜若柏指出,美元的弱势是国际油价保持长期升势的一个“重要而稳定”的影响因素。在他看来,美元的弱势将在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下长期保持下去:首先,全球金融危机下美国联邦政府大肆举债使得美元资产安全性和吸引力大减,除非再度出现的危机能够使其避险功能得到彰显,否则美元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必将有所降低;其次,无论是从政治还是经济角度,美国联邦政府自身也希望通过弱势美元政策来减轻自身债务压力。

  此外,卜若柏还认为,经济回暖对于国际油价的刺激效应将超出人们的想象;而他的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国际能源机构报告的认同,后者称,一旦全球经济增长率恢复至衰退前的3%,原油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扬。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外管局:一季度外债余额减少近400亿美元
下一条: 6月中国PMI为53.2% 连续四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