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石油巨头年中考顺利 下半年拓展转型收购力补短板
 
石油巨头年中考顺利 下半年拓展转型收购力补短板
时间:2009/7/23 

  时至年中,中国能源巨头们也迎来了发改委、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年中考”。

  可以说,上半年中国油企“走出去”十分顺利,包括中石油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中石化宣布并购瑞士Addax公司在内,不到半年并购成功数量多达7项。“足迹”更是遍布亚洲、中东、西非甚至欧洲,并购的热潮也可谓近些年之最。业内人士分析,下半年,能源海外并购机遇仍良好,且并购力度将持续。

  “从外因看,上半年并购主要得益于投资时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因为国际原油价格相对较低,加上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产油国家面临资金困境,投资门槛和限制就相对宽松了。从内因看,中国油企走出去意愿比较强烈,并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且早有准备。外机成熟,并购自然成功。这些并不是偶然的。此外,跟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也是分不开的。

  “不仅仅是中国,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也一直都强调资源安全。但现在客观因素利好,决定了中国油企选择这个时机涉足,价格将更合理,也更容易进入。”林伯强对记者表示,如果下半年,国际油价维持在60美元左右,并购机会仍然相当不错。

  观察上半年的并购案,一个重要特点是油企力求建立“上下游一体化的全球业务模式”。以中石化为例,上游业务一直是中石化的短板,仅占到全部业务的20%,产业链条严重失衡。此前,中石化并购Addax公司成功,将促使海外油气产量剧增,中石化谓之“转型收购”。中石油、中海油大致也是照此思路,力补短板。

  但判断收购目标,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价廉不一定能创造价值。援引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的表述,“一元收购”也是烫手山芋,若发挥不了效应,整合成本将更为高昂。马宇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尽管油企“不差钱”,但是也必须从商业角度考虑成本。收购价格低固然降低了收购成本,机会固然好,但便宜并不是那么好赚,若整合不好,一样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廉价的海外资产可能会变成鱼饵,海外并购也会成为吞噬中国人财富的无底黑洞。

  “的确,中国油企涉足海外时间较晚,与国外成熟的并购方相比还有相当差距。短期内仍将面临经验不足、人才匮乏等诸多难题,并且大多是大手笔出手,因此并购方企业须更为谨慎。”林伯强对记者说,我认为上半年中石油跟BP(英国石油公司)合作的模式就很好。大家共同投标,选择联合竞标的方式使合作双方都能规避风险,对参与并购的公司本身有利,对中国能源安全也有益处。

  伴随着中国油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一种建立在中国石油[15.45 5.32%]公司、跨国石油巨头和资源国之间的新合作模式,正在展开并不断被复制。简言之,即在资源国上游领域,中国石油公司和跨国石油公司联合竞标。三方围绕石油产业的上、中、下游,形成一个取长补短的利益共同体。林伯强认为,下半年这种模式应该持续推行。

  此外,有观点认为,中海油、中石化联合收购安哥拉油田,是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值得借鉴的模式,在下半年或将被复制。对此,林伯强表示,联合收购并不一定好于单独行动。尽管能够避免国内公司之间不必要的竞争,但并不能全面复制。因为有的适合单独做,有的不适合。“我个人更倾于赞同跟国外公司合作,在学习的同时,更能减少经营风险。毕竟,在中国并购案中,最关键的是经营,而不仅仅是价格。”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同比降5.9%
下一条: 三大油企鏖战广东 争夺石油储备库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