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电力行业 >> 核能协会:2025年中国核电在运在建装机有望达1亿千瓦
 
核能协会:2025年中国核电在运在建装机有望达1亿千瓦
来源:界面新闻 时间:2020/6/18 
“十四五”期间,中国核电建设将稳步发展。

6月1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核能发展蓝皮书《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运行核电机组达47台,总装机4875万千瓦,同比增长9.2%,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法国。

截至2019年底,中国在建核电机组13台,总装机1387.1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在运、在建核电装机量合计约6262万千瓦。

2019年,全国核能发电量为348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1%,占各类电源占总发电量的4.88%。

对于未来的核电发展趋势,《报告》认为,核能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定位将更加明确,是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基荷电源,核电建设节奏有望趋于稳定。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报告》预计“十四五”及中长期,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持续稳步推进。

《报告》预计,2020年底中国核电在运机组达51台,装机量为5200万千瓦;在建机组达17台以上,装机达1900万千瓦。

到2025年,预计中国核电在运装机达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在运和在建装机合计达1亿千瓦,较2019年底提高约六成。

预计到2035年,中国核电在运和在建装机合计将达2亿千瓦。

去年,中国核准开工包括漳州核电两台机组在内的六台核电机组;海阳核电2号、阳江核电6号、台山核电2号三台机组投入商运;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正式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

《报告》表示,未来核电项目将以“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自主化三代核电为主,进行规模化、批量化建设。其中,“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和海外首堆工程有望今年投产运行。

《报告》预计,核能多用途利用示范工程有望陆续启动。海上和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海上浮动核电站、供热反应堆等预计陆续启动;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小型压水堆等示范工程将相继建成。

《报告》还认为,“十四五”期间,稳步推进中部地区核电发展,推动湖南、湖北、江西等中部省份比较成熟的核电项目建设,是解决中部地区电力需求问题的战略选择。

去年中国核电产业链实现均衡发展。国内核电主设备交付39台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备成功完成制造和验收。

在核燃料循环产业方面,铀资源勘查全年完成钻探工作量65万米,新发现工业铀矿孔284个,地浸砂岩铀矿找矿取得重要进展。

此外,新一代铀浓缩专用设备研发稳步推进,自主燃料组件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乏燃料运输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形成干式和湿式结合的离堆贮存格局,后处理产业能力建设按计划推进等。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电力系统改革呼吁需求侧资源入场
下一条: 6月以来全国发电量增速加快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